Ethan Chiang是一位在韓國出生的華僑攝影師,曾居住于首爾,舊金山。他的長期目標是希望能能讓更多人認識街頭攝影,以及分享街頭攝影的信息及技巧。
我常常很好奇其他街頭攝影師的“哲學”,他們在街頭攝影時的心態,思維,為什么要拍,在街上尋找什么,什么樣的照片讓他們感動,用什么器材,怎么編輯照片,如何選挑選照片,如何跟其他攝影師互動,甚至他們的作品網站如何整理等等。有些是為了紀錄自己的城市,有些為了在別人身上看見自己的反射,有些單純憑直覺拍攝好看的畫面,有些為了說故事…
下面有七位來自不同國家街頭攝影師的分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沒什么好壞對錯,只是他們在拍攝幾年后的一些心得及經驗分享。從好的攝影師身上可以學到好東西,從不好的攝影師身上可以學到應該避開什么東西。參考看看。
Anja Butti / 阿根廷: “別想太多,憑你的直覺按快門”
“真實性”對我來說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元素,這也是我喜歡接頭攝影的原因,不做作的真實瞬間。街頭上的每個人狀況都有一段故事。
有時我拍完之后會在心里編一個故事,想象人們應該是如何在過生活的故事,要去哪,見什么人,這會讓街頭攝影的照片變得跟一部電影一樣,會感覺我好想象認識那些照片里的人事物。
街頭攝影對我來說往往是很直覺的,大多數的時候我直接舉起相機就拍了,然后才會去思考我為什么剛剛要舉起相機,如果還有點時間,拍完一張之后我會思考“接下 來呢?”,然后我也許會在同樣的地方再拍幾張??粗易钕矚g的幾張照片,我會提醒自己在街頭攝影時不要去思考,跟著直覺,捕捉那些讓我有感覺得畫面,先拍再說,當下不要想太多。
Rinzi Ruiz / 美國加州:“注意光線,因為光線決定了一切”
我從街頭攝影學到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注意“光線”,光線的變化往往會改變我在街頭拍攝的路線或主題。
Junya Suzuki / 日本:“試著解讀人們的行為及情緒”
日常生活中的“決定性瞬 間”從來都不是顯而易見的,而是要透過攝影師的感官及觀察力,我認為重要的是預先觀察到人們的情緒及行為的能力。影響人們行為的因素很多,象是環境,天氣及時間變化等,而優秀的攝影師能透過獨到的觀察力去看到那些變化并捕捉所謂的“決定性瞬間”。攝影師可以做的除了不斷的觀察之外,就是等待,將相機設定好 一切就緒,接著就是透過觀察等待那些“對的”瞬間出現在你眼前。
Linda Wisdom / 英國: “決定好器材后就別再想了,專心在拍攝上!”
對我來說在街頭攝影中最基本的問題是使用一個最適合你自己的工具。人們花太多時間在思考哪個相機的品牌最好,現在市面上哪一款相機最新,功能最多,甚至哪一款復古相機外型最好看,或是哪些配件最有型。你常常思考哪些相機最酷?還是哪些相機在功能面能滿足你的需求?還是你拿某臺相機是為了給別人看你的相機多好?而不是你用那些相機拍了些什么?
市面上相機太多了,很容易忽略掉“我到底需要哪些功能”這個問題,因此我建議可以先列出一個表單,想清楚你到底想要哪臺相機。
1. 你想要小型相機還是大型數碼單反?還是兩者之間大小的相機?
2. 你需要觀景窗還是看LCD屏幕就好?
3. 你拍攝時習慣用RAW檔還是一般JPEG就可以?
4. 可以換鏡頭?還是無法換鏡頭的定焦鏡?如果可以變焦的話你最常使用什么焦段?
5. 你會常在夜晚或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拍攝嗎?
6. 高ISO的表現如何?
7. 對焦速度如何?反應速度能應付街頭攝影的快速變化嗎?
8. 電池表現如何?
9. 可以手動設定嗎?
10. 我真的需要數碼相機嗎?還是膠片機也可以?
這個表單可以根據需求一直寫下去。多看看網絡上的相機評比,然后列出一個類似上面的表單,看哪些相機接近你的需求,比較完再看看自己的口袋有多深。
決定了一兩臺之后列出你的疑問,到賣相機的店里,把店員問到崩潰,把相機拿起來把玩,試拍,看看成像,握起來手感如何?玩玩不同設定。弄完之后回家,上網買,通常比較便宜。
接下來,忘掉所有其他相機跟配件,專注在拍攝上吧!
Fernando Plres Coelho / 葡萄牙:“走動,觀察,等待,保持自信”
如果我要去某個地方,我只會用走的。事實上所有的街頭攝影師需要走動,不斷的走。不停走,觀察,等待,走動,觀察,再等待,試著有耐心,保持自信,開放的心態,擁抱隨時出現的變化。街頭攝影師應該隨時預備好捕捉“完美的瞬間”,而那個瞬間也許就在下一個街角。
Achlm Katzberg / 德國:“保持低調,用小型相機是個方法”
“好奇心”。雖然那些知名的街頭攝影師都是使用小型相機,象是Leica,但還是句老話,最好的相機就是在需要時剛好在你手邊的那一部。我個人認為相機的好壞往往被過于重視,我嘗試過用一部不怎么的小型相機,加上一個感光度不錯的鏡頭,就能在街上拍出不少好照片,而且不容易被別人察覺。事實上小型相機能讓你更接近你拍攝的場景,讓你更能拍到當下的真實性。
Michael Ares / 美國洛杉磯:“運用街頭的不同元素加強故事性”
在街頭攝影時,我會將世界當做我的感官,而我自己,也就是攝影師,當做導演,在我眼前走動的人事物,則是我的演員。我想這種思維模式可以套用到所有的攝影風格,街頭攝影,婚禮攝影,演唱會攝影,但我這邊想分享的主題是“墻壁”。
對我來說“墻壁”不只是墻壁,墻壁是我的背景,是我在透過照片說故事時的舞臺背景布幕,可以加強我要凸顯的主題,就像舞臺劇根據不同場景更換不同背景布幕一 般的效果。我常常會看到有人拍攝一面很漂亮的“空”墻,那讓我覺得很可惜,因為那個漂亮的背景少了一個特別的角色在前面,就像舞臺上或少了演員一樣。
一面漂亮的墻壁需要攝影師有更多的耐性等待正確的角色出現,當我看到一面漂亮的墻,并等待正確的角色走進來拍攝時,我會試著讓觀看照片的人不只是看到那面墻,或那個角色,而是墻壁已極角色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我常常會在一面墻前面站個十分鐘,有時甚至一個小時,就為了等待那個正確的瞬間出現。
特別提示:本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