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來自網易社群網友親自提供,真實發生,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這是村花發布的第四個社群買房故事。
Joey歷經千辛萬苦,在倒貼50萬的情況下,終于把那套一次還都沒住過的清遠別墅處理了。
別人買房掙錢,他們家卻在虧錢。
花費115萬,購入4年,0次入住,最后虧本50萬轉出。
但這套讓他們家4年蒸發50萬的房子,卻承載了一個老人畢生的夢。
01 城中村老人的養老夢
Joey城中村出身,而她的奶奶(下文統稱“董奶奶”)在廣州市區有一棟房子在收租,一家五口每月的生活富足有余。
在其他人眼里,她們過著不少人打工人都羨慕的收租生活,但她們的房子剛好處于城中村中央,常年暗無天日,遇上霉雨天氣,更是潮濕發臭。
因此,辛勤了大半輩子的董奶奶很是羨慕能住上小區電梯房的朋友,下樓就是綠樹成蔭,陽光明媚的小區花園。
閑暇時間有個地方可以遛遛狗,跳跳舞,好不愜意,這才是她理想中的退休生活,而不是每天穿梭在狹窄昏暗的巷子里。
在2017年,65歲的董奶奶開始有了買房的念頭,她要改善自己的老年生活。
Joey和父母聽到董奶奶想買房時,他們是拒絕的,她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每個月吃好喝好,還有點盈余,但是涉及到購房,除了把家里的存款花光,還要負擔月供,她是不同意的。
而董奶奶認為,買房除了改善居住環境,還可以投資增值,她身邊不少朋友在早期買了房的,現在都翻了10倍8倍。
02 瞞著家人,全款提別墅
因為家里人都反對,于是董奶奶偷偷拿著150萬積蓄開始了看房之旅,對樓市毫無概念的她,只能在別人的帶領下參加看房團,包車包吃包玩的同時,還不耽誤看房。
不巧的是,董奶奶也是一個碰上雙合同時期的買家。
黃埔、增城、番禺、南沙……她前前后后都跑了個遍,發現在“雙合同”影響下,手上的預算只能考慮剛需戶型,跟她想象中的“大房子”有很大區別。
“不如看看周邊的別墅?我們合伙一起買?!倍棠痰拿妹弥篮?,提出了建議,“我們可以看看清遠、惠州啊,那些別墅很便宜的?!?/p>
廣州郊區只能買個小戶型的價格,這里可以提一棟別墅,董奶奶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中介的帶領下,董奶奶來到了清遠某溫泉別墅盤,背山靠水,鳥語花香,還有溫泉度假區,她對這里的環境喜歡不已。
“哪天你不想住了,你用來租出去當溫泉別墅也可以的,一個晚上可以租個幾千塊,養老投資兩不誤?!碑敃r帶看人如是介紹。
7字頭的單價,就擁有超大庭院、環形樓梯和挑高大廳,董奶奶瞬間心動了。
Joey和父母發現時,董奶奶姐妹已經把別墅全款買下,總價230萬,兩姐妹一人一半。
03 別墅養老?終究是一場空…
對于身家過億的富豪來說,別墅只是“玩具”,但對于Joey這種普通中產家庭來說,則是重要的資產配置。
董奶奶很興奮地規劃著未來的養老生活,“這里過去也就1個多小時,我可以在那里住4天,在這里住3天,你們周末也可以來住,我們兩家也可以經常聚聚?!?/p>
不過,美好的養老生活并沒如約而至。
2019年年底收樓,房子裝修的事情,即使有Joey的幫忙,隔兩天跑一次,百來公里的往返也讓老人家身心疲憊不已。
好不容易房子裝修好了,董奶奶正滿心歡喜想搬進去住的時候,噩耗傳來,她生病了。
因為董奶奶的病需要定期頻繁前往醫院治療,那邊環境雖好,但缺乏成熟的醫療配套,所以她并沒有如愿地住上夢想中的房子,過上“向往的生活”。
(環境優美但缺乏配套)
董奶奶的妹妹則偶爾過去住一下,但更多的是陪在了董奶奶身邊,房子長期處于空置狀態。
2021年年中,董奶奶離開了,Joey想了想,跟父母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處理掉那套房子。
董奶奶妹妹堅信著“養老+投資”理論,不同意將房子賣掉,Joey跟父母最后決定降價50萬將另外一半產權轉給了董奶奶的妹妹。
End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加重,當今“養老經濟”站在風口,伴隨著各種養老產業的盛行,也有不少良莠不齊的“投資”信息夾雜其中。
確實,“養老經濟”大有可為,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經濟收益,但是僅對于企業、商家而言。
對于作為這項產業消費者的老人而言,養老是養老,投資是投資,混為一談,小心踩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