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們常吃的普通雞相比,火雞的體形比較碩大,市面上最小的都有5公斤左右,大的甚至能長到20多公斤。
那么,除了肉多肉少,普通雞和火雞都有什么區別?誰的營養更豐富呢?咱們這就來看看它們有啥不一樣的吧。
火雞和普通雞,是一種雞嗎?
說到火雞,它的名字還真不少,火雞也叫吐綬雞,源自北美洲;又因為火雞發情的時候也會“開屏”,并且肉瘤和肉瓣由紅色變為藍白色,所以也叫七面鳥/七面雞。
火雞的名字里有一個“雞”字,于是很多人便以為它和普通雞是同一物種。雖然它倆都屬于禽類,但其實它倆是不同科、不同屬的。
火雞屬于雞形目吐綬雞科吐綬雞屬,和鵪鶉是同種類,而普通雞屬于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它們完全就不是一家子“雞”。
火雞和普通雞,到底誰更有營養?
火雞和普通雞同作為禽類,它們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人體吸收利用率比較好,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對維持身體免疫、減肥增肌、保持皮膚健康等都有重要作用。
那么這二者究竟誰營養價值更高呢?火雞會更勝一籌嗎?
其實,若是討論蛋白質含量,普通雞肉反而會略勝一籌?;痣u腿肉和普通的雞腿肉的蛋白質含量相差不多,分別是20克/100克、20.2克/100克,而火雞胸脯肉的蛋白質含量卻沒有普通雞肉的高,分別是22.4克/100克、24.6克/100克。
不過,在脂肪含量上,火雞肉則比普通雞肉低一些。每100克火雞腿中含有1.2克脂肪,而每100克普通雞腿中含有7.2克脂肪,足足是火雞腿的6倍呢。每100克火雞胸脯肉含有0.2克脂肪,而每100克普通雞胸脯肉中含有1.9克脂肪,是火雞的9.5倍。并且,二者相比火雞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更低,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更有利。
所以,對于處在減肥期間的小伙伴,如果有機會可以吃到火雞腿肉或者火雞胸脯肉的話,還是很推薦的哦!
另外,在膽固醇方面,無論是腿肉還是胸脯肉,火雞都要比普通雞的含量低,更適合患有血脂異常需要控膽固醇的人群食用。
此外,火雞肉還有個“絕活”,與普通雞肉相比,火雞肉的鐵含量很有優勢,火雞腿肉的鐵含量是普通雞肉的近3倍,比豬瘦肉的還要高呢。而火雞肝的鐵含量是普通雞肝的1.7倍,并且維生素B2的含量也很豐富,可以促進飲食中其他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利用。
火雞怎么做才好吃?
正是因為火雞和普通雞蛋白質含量相似,都比較高,而火雞肉的脂肪含量又比普通雞肉要低很多,所以火雞肉的口感吃起來會比較“柴”,味道較為清淡。吃法上更適合燉著吃,能更好入味,吃起來也不會很“柴”。
除了燉著吃,更常見的吃法還有:烤火雞、鹵火雞、香煎火雞等。
不過,無論是哪種吃法都要注意攝入量哦,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成年人攝入畜禽肉每天需要控制在40~75克(生重),大約是半個普通雞胸肉大小。
最后總結一下,火雞肉營養還是很不錯的,但可惜在我國并不常見,即使能買得到,價格也不便宜,1公斤幾乎要八九十元,適合偶爾有機會嘗鮮。
如果要說日常的蛋白質補充,其實還是吃普通的雞肉更經濟一些。至于補鐵,可以每個月吃2~3次的動物肝臟、鴨血或蟶子即可。
作者:薛慶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注冊營養師
審核:宋爽,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資料來源據科學辟謠平臺
責任編輯:李墨涵(EN04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