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8日晚間,習近平主席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和烏克蘭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雙方都認為此次視頻通話是建設性的,這也是國際輿論的共同感受。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2年3月18日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
在烏克蘭危機牽動整個國際格局的特殊時刻,中美兩個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大國元首進行建設性互動,這是國際社會所期待的,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也有助于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中美元首視頻通話表達了雙方希望有效管控分歧、推動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共同愿望,向外界釋放了積極的信息。拜登再次重申了他在去年11月中美元首“云會晤”中所作出的“四不一無意”承諾: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這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拜登政府的戰略清醒與理性。
中美元首共識對中美關系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定調和引領作用,是指引中美關系穿越風浪和障礙的總航標。落實好元首共識,中美關系就不會偏離軌道,更不至于翻船。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2年3月18日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
需要特別指出,在落實元首共識這方面,美方過去做得并不好。自上次中美元首“云會晤”至今的4個月來,美國的實際對華動作,幾乎都是和拜登的承諾反著來的。這給世人留下一個美國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深刻印象。特別是,美方一些人頻頻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這種抱薪玩火的行為若不收斂,將會對中美兩國關系造成顛覆性影響。
這一次,兩國元首責成兩國工作團隊及時跟進,采取實際行動,爭取中美關系重返穩定發展的軌道,為妥善解決烏克蘭危機作出各自的努力。接下來,我們希望從美國身上看到明顯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元首視頻通話之前中美有一輪激烈的隔空交鋒,美國一些高官這兩天密集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擺出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甚至威脅要對中國制裁。中方不吃這一套!18日下午,就在元首視頻通話前的幾個小時,中方通過媒體對美方的攻擊抹黑堅決予以駁斥?!皝矶煌嵌Y也”,中國歷來講究外交禮儀,但中國更重視是非曲直。
資料圖
這次視頻通話是美方主動提出來的,輿論解讀為這是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有求于中國”。美國想讓中國也成為它編織起來的對俄羅斯全面制裁網的一環。但需要說,中國既沒有義務去配合美國,也從根本上不贊成單邊制裁這種粗暴手段。美國必須尊重中國的不同立場,雙方才能談得下去。中方絕不接受美國威脅脅迫的做法,也不會任由美方借烏克蘭問題損害中方的正當利益。對這一點,中方已經表達得再清楚不過了。
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中美過去和現在都有分歧,將來還會有分歧。關鍵是管控好分歧。在這次視頻通話中,拜登一開始就談到了中美“上海公報”。50年前中美關系實現破冰,正是得益于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避免對抗,這是中美兩國元首的共識,也應該轉化為雙方在各層級各領域的切實行動。
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中方將一如既往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我們也希望美方言行一致、說到做到,讓國際社會看到美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誠信,同中方一道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寧。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8日晚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和烏克蘭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
拜登表示,50年前,美中兩國作出重要抉擇,發表了“上海公報”。50年后的今天,美中關系再次處于關鍵時刻,美中關系如何發展將塑造21世紀的世界格局。我愿重申: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美方愿同中方坦誠對話,加強合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有效管控好競爭和分歧,推動美中關系穩定發展。我愿同習近平主席保持密切溝通,為美中關系把舵定向。
習近平指出,去年11月我們首次“云會晤”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寧。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引領中美關系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習近平強調,我和總統先生都贊同中美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避免對抗,都同意雙方在各層級各領域要加強溝通對話??偨y先生剛才又重申,美方不尋求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對于你的這些表態,我是十分重視的。
習近平指出,目前,中美關系還沒有走出美國上一屆政府制造的困境,反而遭遇了越來越多的挑戰。特別是美國一些人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這是十分危險的。臺灣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兩國關系造成顛覆性影響。希望美方予以足夠重視。中美關系之所以出現目前的局面,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沒有落實我們兩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也沒有把總統先生的積極表態落到實處。美方對中方的戰略意圖作出了誤讀誤判。
習近平強調,中美過去和現在都有分歧,將來還會有分歧。關鍵是管控好分歧。一個穩定發展的中美關系,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雙方就當前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
拜登介紹了美方的立場,表示愿同中方溝通,防止事態升級。
習近平指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歷來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這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我們向來從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發,獨立自主作出判斷,倡導維護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按照聯合國憲章辦事,主張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這些大的原則是中方處理烏克蘭危機的立足點。中方已經提出了關于烏克蘭人道主義局勢的六點倡議,愿向烏克蘭和受影響的其他國家進一步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各方應該共同支持俄烏對話談判,談出結果、談出和平。美國和北約也應該同俄羅斯開展對話,解開烏克蘭危機的背后癥結,化解俄烏雙方的安全憂慮。
習近平強調,當前,世界各國已經十分困難了,既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又要保經濟保民生。作為大國領導人,我們要考慮妥善解決全球熱點問題,更要考慮全球穩定和幾十億人民的生產生活。實施全方位、無差別制裁,受罪的還是老百姓。如果進一步升級,還會引發全球經貿、金融、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等發生嚴重危機,使本已困難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形勢越是復雜,越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任何情況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氣,為和平創造空間,為政治解決留有余地。中國有兩句老話,一句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另一句是“解鈴還須系鈴人”。關鍵是當事方要展現政治意愿,著眼當下,面向未來,找到妥善解決辦法,其他方面可以也應當為此創造條件。當務之急是繼續對話談判,避免平民傷亡,防止出現人道主義危機,早日?;鹬箲?。長久之道在于大國相互尊重、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陣營對抗,逐步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全球和地區安全架構。中國一直在為和平盡力,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兩國元首認為,此次視頻通話是建設性的,責成兩國工作團隊及時跟進,采取實際行動,爭取中美關系重返穩定發展的軌道,為妥善解決烏克蘭危機作出各自的努力。
丁薛祥、劉鶴、王毅等參加上述活動。
延伸閱讀:
3月17日晚,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應約于北京時間3月18日晚同美國總統拜登就中美關系和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就在兩天前的3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指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就中概股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將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今年年初以來,新冠疫情擴散蔓延,俄烏危機演化為沖突并不斷發酵,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世界經濟復蘇前景更加黯淡。全球政治經濟形勢不確定性的上升,令中國資本市場也受到較大牽連,持續出現單邊下跌,市場恐慌情緒凸顯,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
地緣政治沖突與經濟金融形勢向來密不可分。大國戰爭的高昂代價,令各國更傾向于動用非軍事手段實現國家目標。在俄烏沖突中,美歐聯手對俄實施經濟金融制裁,就是實證。
近年來美國也加大了利用金融工具打壓中國的努力。從特朗普政府執政后期開始,美國就對華發起金融戰,加大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和投資的所謂“國家安全”審查,禁止聯邦基金投資流向中國企業和實體等。拜登政府上臺后,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限制措施基本照單全收,兩國金融脫鉤的可能性持續抬升。
3月10日,美國證監會依據《外國公司問責法》,將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5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認定為有退市風險的“相關發行人”,將這5家中概股列入“預摘牌名單”,加劇了投資者對中概股可能被迫大面積退市的擔憂,導致中概股價格繼續跳水,連港股市場也遭受連帶負面沖擊。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制造、炒作俄烏沖突中的涉華假消息,就與俄羅斯保持經貿往來對中國不斷發出制裁威脅。
面對美國的持續進逼,中國政府沉穩、積極應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的專題會議,針對近期市場對政策及確定性的主要憂慮給出積極回應,顯著提振了投資者信心,A股港股出現強勢反彈,在美上市的多只中概股更大漲超過40%,市場低迷情緒一掃而空。
與此同時,中方繼續通過溝通對話做好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工作。在美國證監會發布涉華退市預警公告后不到24小時,中國證監會就發文表示,中方愿通過監管合作解決美方監管部門對相關事務所開展檢查和調查問題,指出雙方監管機構就審計監管合作的對話和磋商進展較為順利,有望盡快達成共識。而國務院金融委會議也確認了雙方監管機構致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的積極進展,這些進展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
美國對華金融戰的虛虛實實,體現出當前中美關系“競爭性共存”的新特點?;仡櫶乩势請陶r期的中美互動,大體上是“美方施壓-中方反制-美方升級打壓-中方對等反擊”的模式,其結果是兩國關系持續逐底。拜登政府上臺后,中美關系的穩定性與可預測性有所增強,“一邊繼續斗爭、一邊開放對話”似乎成為兩國新的相處模式。當然,由于美國仍然堅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在各個領域對華開展“激烈競爭”,中美關系遠未回到正常理性軌道。但可貴之處在于,雙方通過暢通的高層交往、坦誠深入的對話,在管控分歧尤其是避免沖突上找到了匯聚點。
這種新相處模式的出現,大致可歸結為兩個原因:
一是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兩重性。拜登政府執政以來,高舉對華“戰略競爭”大旗,提出所謂“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加大通過體系性施壓和價值觀外交對華出招,希望在一系列問題上樹立強硬對華標簽,以迎合國內反華情緒和利益訴求。在金融問題上,加強對中國赴美上市企業的監管早已成為府會共識,也符合拜登政府捍衛國內產業利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政策取向,因此相關措施不過是特朗普“對華遺產”的延續。
但與此同時,拜登執政一年多來,國內矛盾積重難返,立法議程頻頻遇挫,經濟復蘇后勁不足,通脹問題不斷加劇,民意支持度持續走低,這嚴重掣肘了其對華政策的有效推進。拜登政府既希望借助炒作中國議題凝聚國內支持、掃除執政障礙,但又因缺乏贏得對華競爭的戰略資源與能力,不愿或不敢與中國徹底攤牌。
從根本上說,金融市場穩定攸關中美關系大局。全面而徹底的對華金融戰,不可能既對中國造成大規模殺傷又有效維護美國金融市場穩定,更會對美國經濟復蘇的前景造成毀滅性沖擊。因此,在加強對華競爭的同時搭建“護欄”甚至留出合作空間,也就成為拜登政府不得不接受的選項。從這個角度上看,美國監管機構在中概股問題上相對合作的態度也就在意料之中。
拜登 資料圖
二是積極作為的中國對美外交。拜登政府上臺以來,中國在對美交往中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提出以“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取代“三分法”,通過各種場合堅決回擊美國的無理要求和打壓,令美國深刻認識到對華頤指氣使沒有出路,必須在適當時候尋求兩國關系的緩沖與合作空間,這是中美在深度互動中角色地位更趨平衡的表現。
在美國持續打壓的背景下,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從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與美國探討管控分歧、促進合作、穩定中美關系之道。在金融問題上,中國堅決反對所謂“金融戰”,但也不因美方挑釁而打情緒戰、賭氣仗,不因此而關上對外開放大門,也不放棄任何一絲合作的可能,通過持續加強與美國監管機構溝通,努力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達成協議,避免中概股集體被迫退市的雙輸局面。如果雙方能就此形成持續有效的合作機制,那么也有可能對中美在其他議題上的合作產生示范效應。
不過,阻礙中美關系緩和的因素還在,美國反華勢力仍然蠢蠢欲動,拜登政府也不會放棄對華競爭打壓的路線,中美關系趨穩向好的難度仍然較大。但無論如何,中美相處模式的持續塑造,總歸是一個好的開始。而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即將進行的通話,則有望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更為強勁的信心、指明更為清晰的方向。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三度交手!美中高層激烈對談7個小時 三個小細節彰顯局勢嚴重性
俄烏沖突后,美國也是多次施壓中國表態,中國作為俄羅斯的朋友,如何做,備受矚目。另一方面,面對普京的強硬,美國除了制裁別無他法,在如此戰略困境的情況下,美國開始尋求中國幫助,相約中國在羅馬會晤。不過,除了俄烏問題,中美兩國之間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所以,中美羅馬會晤,成了俄烏沖突后最受關注的國際事件。
3月14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在意大利羅馬會晤,雙方進行7小時激烈、坦率對談,觸及多項議題,包括美方對中俄伙伴關系、臺海問題,而烏克蘭局勢,是雙方跨不過去的議題。
會晤現場
從媒體對此次中美高層會談的報道中,我們通過三個細節發現會談取得成果并不容易。
細節一:雙方激烈會談7小時,反映出當前局勢的嚴重性。
綢繆一場中美高層會面,并不容易。所以,中美高層在近年來幾次會面中,因為涉及的問題較多,雖有對話,但都是長談。此次激談7小時,可見,國際時局已讓兩國不得不接觸。
美方在雙方會后的媒體簡報上表示,雙方會談觸及一系列議題,包括美中競爭、俄烏局勢、朝鮮核問題局勢升高、臺海問題等。
在美中競爭部分,美方官員指出,雙方討論應如何管控戰略風險,以確保美中競爭不會演變成沖突,這是延續去年11月中美元首視頻峰會對話。
針對臺海情勢,沙利文重申美國基于臺灣關系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與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也表達美方對中國大陸在臺海加大軍事活動力度的關切。
有分析稱,中美高層會晤的重點應該還是如何落實中美元首視頻峰會達成的共識,包括中方向美方提出的兩個清單。美方在去年兩國元首會晤時作出的承諾沒有兌現,而且繼續打壓中國,所以中方不滿意,而美方要采取切實行動來改善中美關系才行。
現場記者
細節二:美方一邊施壓中國,一邊釋放假消息。
俄烏沖突后,美方多次試圖逼迫中方“選邊站”,要求中國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但是中國始終沒有理會美國的要求。
而羅馬會談前夕,美國放出“俄要求中國提供軍事裝備和經濟援助”的假消息。
對此,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月14日在被問及“俄是否要求中國提供軍事援助”時表示,俄羅斯有獨立在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的能力,沒有向中國尋求幫助。俄軍軍事專家稱,將中國裝備納入俄軍是很困難的,因為俄軍的標準化體系與其他軍隊不同。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月14日在被問及此問題時駁斥稱,近期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接二連三地散布針對中國的“虛假訊息”,是“用心險惡”。他說,當務之急是各方保持克制,為緊張局勢降溫,而不是火上澆油,推動外交解決而不是使局勢進一步升級。
而美國還一邊威脅稱,“如果中國幫助俄羅斯彌補制裁造成的損失,絕對會有后果”。
沙利文3月13日在CNN節目中表示,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支持令人擔憂,美國不會袖手旁觀,也不允許任何國家試圖去填補俄羅斯因經濟制裁造成的損失。美國政府已告知北京,如果中國試圖幫助俄羅斯抵消西方制裁造成的損失,它將可能在全世界面臨經濟懲罰及孤立處境。
CNN報道稱,如果中國援助俄羅斯,將可能扭轉烏軍當前對國家的控制程度,并緩解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嚴厲經濟制裁。
其實,目前國際時局不穩,美國想同中國談,表明美國看到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及在世界事務中的重要性,這時的美國,應該珍惜這個改善對華關系的機會。
中國不是嚇大的,不會被假消息干擾自己的判斷及做事原則,美國使用這些小伎倆,絕不利于雙方對話溝通,反而可能會把中美關系弄得更僵。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
細節三:三度交手,每次會談進展都很艱難。
此次會談,也是楊潔篪與沙利文第三次交手。
2021年3月,楊潔篪與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沙利文等人在阿拉斯加會談,當時中美雙方各自表達自己的觀點,并沒有取得太實質性的進展。不過,當時楊潔篪主任的鏗鏘回懟、硬氣回擊,可是引爆全球,更讓中國民眾備感自豪。那兩句“我想在這里說,在中國面前,美國沒有資格說,它想從一個優勢的立場與中國對話?!薄拔覀儼涯銈兿氲锰昧恕敝两褡屓擞洃洩q新。
2021年10月,楊潔篪與沙利文兩人在瑞士蘇黎世會談6小時,最后敲定中國元首2021年11月舉行視頻峰會。
2022年3月14日這次會談,重點是落實去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視頻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
在這次會談中,楊潔篪激憤地表示,本屆美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作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的承諾,但行動與表態明顯不符。他強調,中方要求美方認清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和美方所作承諾,不要在十分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本次會談并不容易,此前美國曾提出2022年1月10日在羅馬會談,但中方沒同意。知情人士表示,因中國不滿美國宣布外交杯葛在北京舉行的冬季奧運會,以及美國在聯合國提出新疆報告。
此外,雙方這次會談前對涉及的議題范圍以及應由誰參加等方面存在分歧。美國希望就國家安全和戰略穩定問題舉行會議,希望中國軍方高層人員參加,但中方認為美方要求太多了,尤其是在中美關系微妙的時刻。最重要的是,中國不希望軍控問題主導討論。
楊潔篪與沙利文2021年10月在瑞士會晤
如今雙方會談能得以實施,展現雙方致力維系開放溝通渠道。而專家表示,美中高層的會談可能不只對俄烏戰爭產生深遠的影響,且對中國在世界上的角色,以及中國與西方的關系也有長遠影響。隨著西方越來越擔心中國可能幫助俄羅斯,這次會議也變得更加急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