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前置倉存在用死魚冒充活魚、擅自“翻包”換簽、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問題,“叮咚買菜”日前被媒體曝光。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近日對其進行行政約談并啟動立案調查。
3月17日晚,對于媒體報道叮咚買菜三元站點存在以冰鮮魚充作活魚、從超過最佳售賣期蔬菜中回收蔬菜等不規范操作,叮咚買菜發布致歉說明及整改匯報。叮咚買菜表示,已第一時間暫停該站點的運營,經以公司CEO梁昌霖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專項調查和整改小組調查,報道中披露的該店問題屬實。
叮咚買菜還表示,3月16日凌晨,公司立即組織力量對全國所有前置倉和服務流程進行排查,并進行交叉督察,實現活魚和冰鮮魚嚴格區分,加強對已過最佳售賣期限食品的登記和銷毀,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并主動向政府主管部門匯報排查結果、發現問題及整改方案;深入反思對前置倉的考核機制是否有不人性化之處;加大內部督導力度,同時建立內部舉報制度;對現有前置倉監控設備進行硬件升級,實現網絡化、可視化、無死角監控,歡迎用戶隨時介入監督。通過以上系列整改,盡快改變制度規定嚴、執行監督弱的局面。
有網友表示:“好好整改,別傷了用戶的心。希望你們改好,衛生安全畢竟重要?!边€有網友稱:“隔離就靠你們家買東西,送貨快,希望是個別地方有問題?!?/p>
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時間財經:“用死魚充作活魚售賣,會嚴重影響顧客體驗以及所涉及企業的誠信問題,從而影響叮咚買菜的企業品牌和市場形象,無論是對于叮咚買菜下一步的市場推廣還是后續融資,恐怕都是非常負面的影響?!?/p>
時間財經就事件影響聯系叮咚買菜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復。截至美東時間3月17日收盤,叮咚買菜股價為3.790美元/股,跌10.82%,總市值為8.95億美元。
已有先例
叮咚買菜創立于2017年5月,致力于通過產地直采、前置倉配貨和最快29分鐘配送到家的服務模式,服務范圍覆蓋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蘇州等城市。官網介紹,截至2020年12月,公司建成前置倉超過850個,日訂單量85萬。2021年6月,叮咚買菜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據媒體報道,叮咚買菜年內曾因食品安全問題多次被處罰。
今年2月,叮咚買菜因經營的鮮活皮皮蝦、鱘魚等農產品鎘超標、活鱘魚氧佛沙星不符合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要求等問題,北京不姜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曾被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0467元,處以罰款190000元,共計罰沒200467元。
后叮咚買菜方面申請復檢,結果顯示,皮皮蝦鎘項目仍不合格,鱘魚氧佛沙星項目仍不合格。
更早之前,今年的1月,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叮咚買菜關聯公司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處以約38.88萬元罰款,原因是當事人銷售的鳊魚“恩諾沙星”含量不合格。
事實上,生鮮電商的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2021年5月,上海市監局通報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銷售的豇豆存在農藥超標;10月,上海市監局通報盒馬銷售的大米構成虛假廣告;2022年1月,國家市監總局通報盒馬銷售的橙汁食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叮咚買菜此次被曝出死魚當活魚售賣問題,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組織30個市場監管所對轄區“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前置倉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
未實現盈利
叮咚買菜自2017年成立以來,至今未實現公司層面整體盈利。
根據叮咚買菜財報,2021年全年,叮咚買菜營收201.2億元,同比增長77.5%;凈虧損64.3億元,2020年凈虧損31.8億元。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營收為54.84億元,同比增長72%;凈虧損為10.9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46億元有所縮窄。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6.63億元,四季度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出為17.6億元。公司資金流動性主要由短期投資支撐,截至2021年末,賬面短期投資為45.7億元。同期,公司流動性資產為65.2億元,資產比率為88.7%。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叮咚買菜共擁有10個食品研發加工工廠,約60個城市分選中心和約1400個前置倉,前置倉面積達50萬平方米。
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公司有足夠現金維持到全面盈利的狀態。上海市場已經于2021年12月實現全面盈利,公司預計將以上海為范本,帶動整個長三角甚至全國市場在不久的將來迎來整體盈利。(北京時間財經 向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