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曹然
2022年3月1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在持續近兩小時的對話中,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和烏克蘭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
習近平強調,中美領導人都贊同中美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避免對抗,都同意雙方在各層級各領域要加強溝通對話。拜登則重申美方不尋求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
通話結束后,拜登對媒體表示,通話“進行得很好”。一位白宮高級官員則在隨后的簡報會上將會談內容描述為“實質性的”和“詳細的”。他還透露,兩位領導人討論了烏克蘭危機及這場危機對中美關系和國際秩序的影響。
繪就“和平路線圖”
“國家關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沖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國際社會最應珍惜的財富?!?月18日,習近平在視頻通話中表示,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自俄烏沖突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秉承“勸和促談”立場。3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首次提出防止烏克蘭出現大規模人道危機的“六點倡議”,即人道主義行動必須中立、公正,全面關注流離失所者,切實保護平民,保障人道援助活動順利、安全開展(包括提供快速、安全、無障礙的人道主義準入),確保在烏外國人安全,以及支持聯合國在對烏人道援助方面發揮協調作用。
3月18日的視頻通話中,習近平進一步給出俄烏和平之路的“中國方案”。他指出,當務之急是繼續對話談判,避免平民傷亡,防止出現人道主義危機,早日?;鹬箲?。長久之道則在于大國相互尊重、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陣營對抗,逐步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全球和地區安全架構。中國一直在為和平盡力,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各方面都應為俄烏問題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創造條件。
針對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進行大規模嚴厲制裁,并將制裁視為一種“解決方案”的態度,習近平強調,實施全方位、無差別制裁,受罪的還是老百姓。如果進一步升級,還會引發全球經貿、金融、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等發生嚴重危機,使本已困難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他指出,形勢越是復雜,越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任何情況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氣,為和平創造空間,為政治解決留有余地。
一位專注制裁和爭端解決研究的歐洲高校研究員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歐洲主要人道組織對制裁的立場,與中方的最新表態“高度一致”?!叭諆韧邍H組織和學術界長期以來一直反對無差別的全面制裁,呼吁任何制裁必須首先尊重國際法,全力避免人道主義災難?!?/p>
不過,在通話結束后的簡報會及相關表態中,還沒有美方高層人士就改變制裁措施釋放積極信號。前述研究員對此表示擔憂。他指出,目前的局勢不是繼續加碼制裁就能解決的,需要各方組織強有力的多邊協調機制,促進政治解決和外交突破。
資料圖
在談到如果中國繼續保持和俄羅斯的密切關系,美方將采取怎樣的措施,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對媒體表示,不會公開這些“措施”,只會“私下和中國同事溝通”。3月18日的通話結束后,白宮高級官員對媒體再三強調,拜登“不是對中國提出要求”“中國會自己決定政策”。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干事科爾圖諾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他認為莫斯科的“多數人”理解并接受中方的立場。他說,“人們明白,中國不僅與俄羅斯關系良好,也和烏克蘭關系良好,中國不想‘卷入’任何一方?!?/p>
美國媒體指出,拜登政府“兩面性”的政策,體現出其正陷入一種兩難狀態:一方面,同時與中、俄為“敵”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將中國視為“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此前一段時間并不愿與中國就烏克蘭危機展開真誠合作。
在3月18日的通話中,拜登表示愿同中方溝通,防止事態升級。這是否意味著白宮重新調整政策方向,還有待觀察??突鶉H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當此危急時刻,他期待美方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也期待中國營造“進行更大規模對話的空間”。
從“坐下來談”到暢通對話
在3月18日的視頻通話中,習近平指出,中美關系還沒有走出美國上一屆政府制造的困境,反而遭遇了越來越多的挑戰。特別是美國一些人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這是十分危險的。臺灣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兩國關系造成顛覆性影響。希望美方予以足夠重視。中美關系之所以出現目前的局面,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沒有落實我們兩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也沒有把總統先生的積極表態落到實處。美方對中方的戰略意圖作出了誤讀誤判。
習近平強調,中美過去和現在都有分歧,將來還會有分歧。關鍵是管控好分歧。一個穩定發展的中美關系,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就在此次中美兩國元首本次視頻會晤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于3月14日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會晤,這也是中美高層新年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除了討論烏克蘭危機、中美關系外,雙方還就朝核、伊核、阿富汗等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白宮高級官員稱,雙方正是在本次會晤中商定了元首視頻通話事宜,“因為雙方都認為沒有什么可以替代領導人對話”。
此外,3月16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國務院金融委會議時表示,關于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同期,美方監管機構表態稱,愿意與中國政府部門保持合作關系,采用與其他國家相同的合作方式對中概股進行審查,不“區別對待”。這釋放出中美金融監管合作的積極信號。
包道格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不論是金融監管、氣候變化、新冠疫情還是烏克蘭危機,中美在這些“明顯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都應當繼續促進合作,但當務之急是“需要一些更根本的東西來減少那些以意識形態為驅動的競爭”。他指出,到目前為止,中國國家利益在許多領域還是遭到美國政府的“懷疑和反對”。
整整一年前的2021年3月18日,拜登上臺后的中美首次高層戰略對話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克雷奇舉行。在經歷特朗普時代中美關系的四年“低谷”后,包道格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曾擔憂中美雙方能否形成“坐下來談”的習慣。一年后再次受訪,包道格說,中美對話已經有了相對“全面和建設性的框架”,可以深入烏克蘭危機等具體合作領域。而這其中,領導人外交發揮了關鍵作用。
一年前,安克雷奇對話結束后,與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就對媒體表示,這次對話是為了貫徹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在2月11日中國農歷除夕通話所達成的共識。那時,兩國元首進行的首次通話持續了兩小時。
此后兩國領導人每次通過電話或視頻交流,持續時間都超過一個半小時。
拜登 資料圖
2021年9月10日,在拜登政府即將完成對華政策審議之際,中美元首第二次通話。習近平指出“尊重彼此核心關切、妥善管控分歧”是兩國基礎接觸對話的基礎,拜登承諾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兩國領導人共同明確了不沖突、不對抗的原則。在此之前,拜登政府一直試圖將“合作、競爭、對抗”確立為中美關系的新基調。但此次通話后,白宮開始逐漸摒棄“對抗”的敘事方式。
2021年11月16日,中美關系史上的首次元首視頻峰會舉行。拜登再次重申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會后表示,會晤超過原定時間,是坦誠、深入、建設性和富有成效的。
2021年9月和2022年3月的兩次領導人通話都談及中美關系的歷史。在去年9月的通話中,習近平指出,中美自1971年雙邊關系“破冰”以來,攜手合作,給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3月18日的視頻通話中,拜登表示,50年前,美中兩國作出重要抉擇,發表了“上海公報”。50年后的今天,美中關系再次處于關鍵時刻,美中關系如何發展將塑造21世紀的世界格局。
實際上,通話之外,近年來兩位領導人也有諸多“交集”。外界更關注的是,在領導人“交集”前后,中美往往會集中釋放一系列積極政策。2021年9月元首通話前,中方要求美方糾正其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的清單中有多個事項得到實質性解決,被加拿大方面應美國要求拘押1028天的孟晚舟也順利回到祖國。
2021年11月的元首視頻峰會前,中美雙方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披露,中美就“中國遵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情況”的磋商正取得進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持召開新冠疫情視頻外長會,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作為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的代表出席會議并在會上致辭。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美雙方有不同的歷史、文化和政治體制。對于一些結構性矛盾,有些問題雙方可能彼此“看不順眼”,但誰也不能改變誰,這就需要擱置分歧、求同存異、和平共處。中方無意干涉美國內政,也希望美方能夠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民族尊嚴和發展權利。不要試圖通過施壓改變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的“紅線”問題。
包道格說,現在的關鍵問題在于,拜登政府“是否愿意尋求共同點,或者至少在臺灣等問題上退回到商定或熟悉的立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張騰軍指出,由于美國仍然堅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在各個領域對華開展“激烈競爭”,中美關系遠未回到正常理性軌道。但可貴之處在于,雙方通過暢通的高層交往、坦誠深入的對話,在管控分歧尤其是避免沖突上找到了匯聚點。
在本次會晤的最后,兩國元首認為,此次視頻通話是建設性的,責成兩國工作團隊及時跟進,采取實際行動,爭取中美關系重返穩定發展的軌道,為妥善解決烏克蘭危機作出各自的努力。
延伸閱讀:
資料圖(上次視頻通話)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舉世矚目的視頻通話。
世界幾乎所有重要媒體,都報道了這次中美元首視頻通話。中美的官方通報和新聞稿,我一大早也看了很多遍,真是別有一番感慨。
感慨今天的世界,確實很不太平,很多人還掙扎在生死邊緣,維護世界和平,中美確實有責任,當然,也有太多挑戰。更感慨今天的中國外交,風度、格局、情懷和聲望,確實讓世界刮目相看。
外交無小事,細節很重要。
至少10個值得銘記的細節吧。
細節一,通話氣氛。
氣氛怎么樣?
新華社的通稿說,“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和烏克蘭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p>
通稿最后,還有這么一句,“兩國元首認為,此次視頻通話是建設性的……”
7個關鍵字:
坦誠、
深入、
建設性。
這應該都有點外交辭令。個人的理解:
坦誠,大家都不藏著掖著;
深入,進行了充分討論;
建設性,著眼于解決問題。
看到CNN駐白宮首席記者Kaitlan Collins,還記錄了一個小插曲。視頻通話后,拜登從她身邊走過,告訴她:進展順利(Went Well)。
嗯,總體氛圍,應該還可以的。
細節二,美國的小心思。
都在哪里通話?
中國領導人仍舊在人民大會堂,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但這次是白宮戰情室。
美方的這個地點選擇,顯然是別有用意的。
之所以在戰情室,看外電的解釋是,“通常,美國總統在這里指揮最危險的行動以及最艱苦的談判?!?/strong>
一個大背景,就是烏克蘭的沖突。
中美這次視頻通話,最主要的話題,一個是俄烏沖突,另一個是臺灣問題。美國人最想談的,肯定是前一個。
選擇戰情室,也可看出美國的小心思。
細節三,中國不愿看到。
世界關注著中方的表態。
看新華社通稿,就烏克蘭局勢,拜登介紹了美方的立場,表示愿同中方溝通,防止事態升級。
中國領導人說了這兩句話:烏克蘭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歷來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這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
請注意:中方不愿看到。
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這是很有針對性的。應該也是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日前在《華盛頓郵報》上的署名文章所說的:
有人散布虛假信息,稱中方事先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知情并要求俄方在北京冬奧會后再動手。也有謠言稱俄方要求中方提供軍事援助。
我愿負責任地告訴各位,所謂中方事先知情、“默許”、“縱容”等說法完全是虛假信息,意在推卸責任,抹黑中國。在烏克蘭有6000多名中國公民生活學習,中國是俄、烏最大貿易伙伴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國。俄烏發生沖突,于中方沒有半點好處。中方不可能在知情情況下不予勸阻。
就是駁斥一些人對中國的抹黑。
我看到,一些烏克蘭媒體也報道了這次中美通話,并說中國領導人告訴拜登,這場沖突不符合中國利益。
這肯定是事實。這樣的沖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當然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唉,真是一場悲劇,國家關系真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啊。
細節四,受罪的是老百姓。
不用回避,在視頻通話前后,美方官員不斷放話,對中國各種施壓,聲稱如果中國對俄羅斯進行支持,美國將對中國如何如何……
中方怎么回應?
看新華社報道,中國領導人對拜登說了這樣一段話:
當前,世界各國已經十分困難了,既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又要保經濟保民生。作為大國領導人,我們要考慮妥善解決全球熱點問題,更要考慮全球穩定和幾十億人民的生產生活。實施全方位、無差別制裁,受罪的還是老百姓。如果進一步升級,還會引發全球經貿、金融、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等發生嚴重危機,使本已困難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這段話,特別發自肺腑,特別感人至深,特別發人深省。
尤其是那句:受罪的還是老百姓。
意思也是很清楚的,全球熱點問題,自然要妥善解決,但更要考慮全球穩定,還有幾十億人民的生產生活。
不管怎樣制裁,各國領導人一般都會無恙,但受罪的,真的是老百姓。
什么是情懷?
這就是一個大國領袖的情懷。
當然,還有預見和警告:如果這樣進一步升級,那結果必然是全球供應鏈的嚴重危機,那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細節五,怎么辦?
中國領導人引用了兩句中國老話,一句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另一句是“解鈴還須系鈴人”。
很形象,也很妥帖。
不知道拜登聽懂了沒有?
中國領導人繼續說:
關鍵是當事方要展現政治意愿,著眼當下,面向未來,找到妥善解決辦法,其他方面可以也應當為此創造條件。當務之急是繼續對話談判,避免平民傷亡,防止出現人道主義危機,早日?;鹬箲?。長久之道在于大國相互尊重、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陣營對抗,逐步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全球和地區安全架構。
治標還要治本。標本皆治,才會有長遠和平。
其中,大國相互尊重、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陣營對抗,應該也是有所指的。
不知道拜登聽懂了沒有?
細節六,中國在盡力。
俄烏沖突后,很多國家領導人積極斡旋,比如,異常忙碌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來回奔走的以色列總理貝內特,還有和俄烏關系都不錯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但我們也看到,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公開表示,歐美均無法充當俄烏沖突的調停人,只有中方能做到,中國必須發揮作用……
這種評價中國的話語,之前確實非常罕見。感覺既是在夸中國,也是在給中國施加壓力。
歐美就不自己想想,為什么他們不能做到?
但其實,中國確實在努力。
中國領導人就告訴拜登,中國一直在為和平盡力,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作為具體行動,“中方已經提出了關于烏克蘭人道主義局勢的六點倡議,愿向烏克蘭和受影響的其他國家進一步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各方應該共同支持俄烏對話談判,談出結果、談出和平。美國和北約也應該同俄羅斯開展對話,解開烏克蘭危機的背后癥結,化解俄烏雙方的安全憂慮?!?/p>
這需要大家一塊行動,都支持俄烏對話談判,包括美國和北約,你們也應該和俄羅斯談判,解開癥結!
細節七,拜登的承諾。
看新華社通稿,有一段是拜登明確承諾,而且直接是用第一人稱敘述:
我(拜登)愿重申: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美方愿同中方坦誠對話,加強合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有效管控好競爭和分歧,推動美中關系穩定發展。
中國領導人則回應:
總統先生剛才又重申,美方不尋求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對于你的這些表態,我是十分重視的。
把拜登的話,基本又重復了一遍。而且還說,“總統先生剛才又重申”,最后,又說,“對于你的這些表態,我是十分重視的”。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美國的承諾,我們聽了不止一遍。
但美國,說話要算數哦。
細節八,美方一些人有問題。
這段話,真的很直率,也很生猛,也帶著一點不高興。
中國領導人告訴拜登:
目前,中美關系還沒有走出美國上一屆政府制造的困境,反而遭遇了越來越多的挑戰。特別是美國一些人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這是十分危險的。臺灣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兩國關系造成顛覆性影響。希望美方予以足夠重視。中美關系之所以出現目前的局面,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沒有落實我們兩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也沒有把總統先生的積極表態落到實處。美方對中方的戰略意圖作出了誤讀誤判。
點出臺灣問題的嚴重性,“十分危險”,會造成“顛覆性影響”。
而且很不客氣:中美關系之所以出現目前的局面,“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沒有落實我們兩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也沒有把總統先生的積極表態落到實處?!?/strong>
拜登啊,我們是達成了重要共識,但你們美國有一些人,沒有去落實;你的積極表態,他們也沒落到實處。
這是什么行為?
政令不通,陽奉陰違啊。
不知道拜登聽懂了沒有?
細節九,格局。
前面講了情懷,但仔細讀新華社通稿,還有格局。
尤其是那句話,中國領導人告訴拜登: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引領中美關系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兩個層次,一個是我們要正確處理兩國關系,另一個是我們要承擔應盡國際責任,為世界和平與安寧做出努力。
確實,現在的局勢,讓中國領導人也很感慨,他告訴拜登:去年11月我們首次“云會晤”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寧。
最苦的是誰?
還是老百姓。
這不由想起去年11月的中美視頻峰會,中國領導人一些擲地有聲的話。
歷史是公正的,一個政治家的所作所為,無論是非功過,歷史都要記上一筆。
中國講究言必信、行必果,說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
比口號,更要比行動。
這些話,我們可以感受到份量;美國人,你們也要好好思量。
細節十,快!
這是一個小插曲,但覺得很有意思,也算是細節中看到變化吧。
中美領導人視頻通話后,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女士舉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到一個細節,中國方面很快就發布了這次通話的新聞簡報……
普薩基立刻接話:甚至還在我們發布之前……
然后,她自己也笑了,自言自語,說了一個詞:不同凡響(Remarkable)!
要知道,這次會晤時間,還是在北京的深夜,在華盛頓的白天。
從中,也可見中國外交官和新聞官有多拼,而且看內容,中方的通稿,顯然更加詳細,可看點更多,也被美國媒體大篇幅引述。
這就是國際傳播上的競爭。估計下一次,有緊迫感的白宮,肯定會有新動作了。中國外交官,加油啊。
最后,不想多說什么了。
這次視頻通話,全世界高度關注。與上次一樣,這一系列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什么是大擔當,什么是大格局,什么是大情懷,當然,還有折沖樽俎的外交風云和人格魅力。
今天的中國,確實不是以前的中國了。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還是要淡定和自信,淡定看待風云變幻,自信時與勢在我們這一邊。中國發展到這個地步,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何懼之有?
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寧,一些美國人還在不斷搞事。所以,一方面,我們要為和平盡力,這場沖突太讓人痛惜;另一方面,對美國的承諾,還是聽其言觀其行吧。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沒有斗爭,沒有斗爭的謀略,我們能有這樣的自信,這樣的淡定,這樣的國際聲望?
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但序幕還不是高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