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文章頭部
當前的高端芯片,已經和性價比絕緣了。這不,臺積電先進工藝制程太貴,貴到連蘋果都快用不起了。
預測蘋果一向比較靠譜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爆料,今年只有兩款Pro型號的iPhone會升級到最新的A16芯片,更低端的iPhone14繼續采用去年的A15芯片。
也就是說,iPhone14和iPhone13芯片完全一樣,這給廚子出了個難題,iPhone14要是和上一代完全一樣,數字加一有啥意義,怎么勸果粉掏腰包?據說,iPhone14和iPhone13的區別是,前者的A15是滿血版,后者則是閹割版。
估計大家對此的反應是,還有這種操作?
不過,A16僅是旗艦iPhone標配并非空穴來風。這兩年,蘋果通過在芯片上動刀來拉開產品檔次,是有前科的:在M1芯片的基礎上,增加不同的CPU、GPU和NPU數量,搞出了小杯(M1閹割版)、中杯(M1滿血版)、大杯(M1Pro)、超大杯(M1MAX)和超超大杯(M1Ultra)五個版本,而且價格差距之大,讓人乍舌。
所以,在iPhone14和Pro系列中采用不同A系列芯片,也算是常規操作。
問題的重點是,蘋果為何不愿意在iPhone全系上采用最新芯片,要知道,iPhone在安卓系手機面前,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強大的芯片性能,采用舊芯片,想要維持iPhone的高品牌溢價是有難度系數的。
答案就是,臺積電的先進工藝制程太貴,貴到全系iPhone14很難采用A16芯片。臺積電的先進工藝制程有多貴?蘋果和臺積電都沒說(說了才怪),但后者的大客戶之一的AMD有話說,2022年AMD的Zen4處理器將要漲價,因為制造工藝從7nm升級到5nm后,生產成本增加了近一倍。
具體到蘋果,A16芯片的成本只會比AMDZen4的更高。我們可以計算出一個近似值。
A15的裸片(die)尺寸從A14的87.76平方毫米增加到107.7平方毫米,晶體管從118億增加到150億,按這個增加比例,A16的die面積大約在132平方毫米,對手機芯片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尺寸了。
臺積電4nm工藝制程(實際是5nm的第4代改良版),良率大概在75%,由于A16的die面積大于A15,所以良率會低于A15,按70%估算,一片12英寸的晶圓可以切割出335片左右的可用die,A15則可以切割478片可用的die。
按喬治敦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發布的信息,臺積電制造一片5nm工藝12英寸晶圓收取的加工費用,為17000美元。上面提到,臺積電有四個改良版本的5nm,價格肯定是一代比一代貴。最新的消息是,臺積電對蘋果提價8——10%,相對于其他客戶,這個提價幅度較小,算是給了個“友情折扣價”,由此估算,蘋果一片采用第4代改良5nm的12英寸晶圓,臺積電要收取加工費用18530美元左右,攤到每片A16芯片die上的費用為55.31美元左右。
但這只是硬件費用,芯片設計不花錢嗎?5nm芯片的設計費用為5.422億美元,按媒體報道蘋果備貨5千萬顆A16芯片的信息測算,平均每顆A16的設計成本為10.844美元。
制造出die還不能馬上使用,因為它非常脆弱,幾?;覊m就會罷工,也不能和其它設備連通,需要加上保護蓋和引線,這個工序由芯片封裝廠完成。
芯片封裝也是有成本的。在芯片產業價值鏈上,封裝處于微笑曲線的底部,在整個芯片成本中占比為5——25%,考慮到A16芯片是高端貨,采用業界最先進的制造工藝,封裝工藝也不會低端,封裝成本只能往最高估算:25%,即每顆A16封裝費用大約為22美元。
綜合估算下來,一顆A16芯片的總成本在88美元左右。這個數據在iPhone的物料成本里分量如何呢?
iPhone13上市后,日本媒體聯手拆解專家FomalhautTechnoSolutions,拆了一部iPhone13ProMax。
拆解顯示,顯示屏是這部手機最昂貴的組件,成本為105美元,其次是攝像頭模塊,成本為77美元,大名鼎鼎的A15芯片排第三,成本為45美元。加上組件成本,ProMax的物料成本為438美元,占手機零售價的36.5%。
也就是說,采用臺積電第四代改良版5nm制程工藝的A16芯片,成本是A15的1.96倍,接近翻倍,排名直接從第三排到第二。由于iPhone的物料成本是硬性成本,多年來一直穩中有升,蘋果基本不會干在物料上做減法的傻事,因此A16芯片增加的成本只能由iPhone自己消化。在iPhone產品線上,Pro和非Pro市售價差2000元(起售價)人民幣,顯然Pro系列可以消化A16芯片飆漲的成本,非Pro系列則難以承擔。
因此,對廚子來說,要維持iPhone目前的毛利率,最優選擇是旗艦iPhone14Pro系列采用最貴的A16芯片,繼續打高端高性能的牌,iPhone14則采用便宜的A15芯片,維持性價比,和國產安卓旗艦正面剛。
換句話說,蘋果不是不愿意在iPhone14全系列采用A16芯片,實在是臺積電先進工藝制程一點不便宜,貴到iPhone只能在旗艦系列使用。
說到這里,芯片先進工藝制程昂貴的故事并沒有結束,后續的劇情發展是:還會更貴!
還是根據喬治敦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發布的信息,臺積電一片采用3nm工藝制程的12英寸晶圓,代工制造費用為30000美元,大約是5nm的1.75倍,在die面積不變(即升級架構,不增加晶體管數量)、良率不變的情況下,A17如果采用3nm工藝制程,成本將上漲到154美元/顆,成為iPhone第一成本大戶,到時,蘋果真的可能用不起了。
正是由于芯片先進工藝制程太過昂貴,再在這上面努力,反而有點得不償失,需要另外開辟道路。
3月2日,英特爾、AMD、Arm、臺積電、三星、日月光、高通、微軟、谷歌云和Meta等10家巨頭,聯合發起新互連標準UCIe,這項標準說白了就是,先進制程越來越貴的當下,從工藝制程改道芯片封裝,通過類似搭積木的方式,把多塊小芯片封裝到一起,實現一整片先進工藝制程芯片的性能,從而降低成本。
蘋果的M1Ultra就是采用兩塊M1MAX芯片封裝,而M1MAX則由多片M1Pro封裝,M1Pro則由多片M1封裝,換句話說,盡管M1系列芯片名目繁多,其實就是不同數量M1封裝而成。
總之,大家是在換著法子給摩爾定律續命??梢灶A見的是,3nm之后,在現有材料和技術框架下,芯片先進工藝制程再難有實質性進步,技術基本到頭了,這也是臺積電加入UCIe的原因,這個動作確實值得深思。
這是文章尾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