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直新聞:近期我們注意到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不斷加大對烏克蘭的介入力度,對此你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如果我們把時間往前回溯一下,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就俄烏沖突的態度變化,其實非常明顯。2月21日,當俄羅斯承認烏東的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獨立”時,美國總統拜登的態度是什么呢?在激烈的聲討譴責之中,有一句話意味深長:北約的防衛義務僅限于北約國家領土,而不包括其他地區。
什么意思?烏克蘭不是北約國家,不在北約的防衛義務之內,換言之,烏克蘭不是我罩著的,你要有能耐你就上吧。這個時候,美國替北約擺出了一副“能吵吵就絕不動手”的保守姿態,似乎是“裝死認慫”了,而這和過往西方世界在巴拿馬、格林納達、伊拉克、科索沃、阿富汗一言不合就訴諸于軍事行動的風格差異極大,令人意外。
資料圖
但隨后,自3月15日起,先是波蘭、斯洛文尼亞和捷克三國的總理,再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然后是英國首相約翰遜,一個個先后出現在基輔,這與美國和北約此前所表露出來的“裝死認慫”保守姿態是有明顯差異的,不免讓人產生了一種錯覺:怎么,俄烏沖突是要結束了嗎?這些西方政要怎么都一改隔岸觀火的姿態,甚至開始沖鋒陷陣了呢?
與此同時,外界還注意到,來自歐美的武器裝備也越來越肆無忌憚地流入烏克蘭。從一開始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拒絕提供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只愿意提供頭盔、防彈衣等輕型裝備,其中威力最大的可能就是單兵反裝甲與防空導彈,到4月5日,作為北約成員國的捷克公然向烏克蘭輸送了一批坦克與步兵戰車,斯洛伐克向烏克蘭提供了一批S-300重型防空系統。事實上,據美軍參聯會主席介紹,美國及其北約盟友目前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大約6萬件反坦克武器和2.5萬件防空武器。
西方國家一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態度,不斷加大介入的力度,但在這種變化的態度背后,實際上是相同的決策邏輯,那就是有沒有足夠的利益。歐美國家之所以過往在巴拿馬、格林納達、伊拉克、科索沃以及阿富汗如此“果斷”地訴諸于武力,不過是因為有足夠的經濟或者政治利益,哪怕這個利益可能只是基于某種國內選舉政治的考量。所以,就俄烏沖突而言,美國及其盟友一開始的“示弱”,或許非不能也,是不愿也。在那個時間節點上,買賣不劃算,才是美國與北約保守表態的根本原因。但隨著俄烏沖突在一個半月的時間之后逐漸陷入僵局,隨著歐美國家逐漸摸清楚俄羅斯的底線,這場買賣一旦變得“劃算”,烏克蘭沖突或許就將迎來最兇險的時刻,俄羅斯也將迎來最嚴峻的挑戰。
資料圖
直新聞:那在當前的局勢之下,俄羅斯該如何破局?烏克蘭沖突終結的希望在哪里?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我只能和你分享一些我自己不成熟的思考。
我在之前的評論中提到過,俄烏都不希望把沖突無限升級,在一個半月成效并不顯著的“特別行動”之后,俄羅斯希望傳遞的信號是,亮明底線,進行有限度的沖突。但問題是,這里的“限度”能否維持在一個俄羅斯感到舒適的“限度”,決定權卻不完全在于俄羅斯自身。
事實上,西方的政客們就在俄羅斯的這種克制中,看到了機會,此刻不拱火,更待何時?更何況,當俄羅斯已經表露出尋求一個“體面和平”的希望之際,對于西方世界而言,此時“勇敢”地站出來,不惜把烏克蘭架在火上烤,也要用“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的方式迫近俄羅斯的底線,這才是一次完美且占據道德制高點的火上澆油與漁翁得利,還有比現在“強硬表態”更好的時機節點嗎?有些時候,這些西方國家領袖正義凜然的發言在我耳中更像是禿鷲的呼嘯聲,它們迫切地想撕扯俄羅斯身上的血肉,全然不顧此舉對于烏克蘭又意味著怎樣的毀滅與災難。
我百分之百地相信,美國及其北約盟友一定會嚴肅對待俄羅斯有關使用核武器的底線原則,但問題在于,底線預防的是最壞的結果,底線對于局勢本身如何向一個良性結果發展,沒有任何指導意義。對于俄羅斯而言,經過一個半月的血戰,搭上近乎于慘烈的國際與國內環境代價,如果最終達成“底線”結局,其實和一個“壞結局”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了。俄羅斯的底線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底線之上,俄羅斯又能在與歐美的博弈中剩下什么。正因為摸清楚了俄羅斯的克制,西方世界現在做的,正是無底線地試探并迫近俄羅斯的底線,讓俄羅斯吞下只剩下底線的“壞結局”。
有觀點認為,俄軍當前在烏克蘭的克制,是基于某種人道主義考量,是基于某種俄烏之間的同族情誼,但不要忘了,菩薩心腸同樣需要霹靂手段?;谡握_,近乎于狂熱的全面制裁與隔絕已經證明了,美國及其北約盟友不會考慮俄羅斯人民是否悲慘,同樣不會考慮烏克蘭人民是否悲慘。美國及其北約盟友需要的,只是一座持續運作的血肉磨盤,既不讓烏克蘭快速倒下,又不至于打消俄羅斯持續作戰的決心,直至俄羅斯流干最后一滴血,同時也不惜烏克蘭流干最后一滴血。如果俄羅斯想要避免武裝沖突擴大化,或者還心存某種國際人道主義原則的話,就應該以霹靂般的攻勢和決心意志,打消西方世界附骨之疽一般對俄羅斯底線試探,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作者丨張思南,直新聞主筆,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