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廣州樓市沒能盼來“小陽春”,卻等來了疫情!
今年一季度,廣州共網簽了20207套新房(數據:中原地產),同比去年減少12811套,降幅38.8%。
如此艱難的時刻,此情此景,似曾相識有沒有?
兩年前在疫情解封后,廣州樓市隨即開啟“觸底反彈”的進程;
如今,面對疫情沖擊,本就低迷的樓市可能會加速出臺救市政策,近期全國有超70城限購松綁等信號,讓樓市似乎又重回一個關鍵節點,向上走or向下走?
歷史不會簡單的重復,但總是壓著相同的韻腳,綜合種種信號看,廣州樓市,這一次似乎要走向「K型復蘇」。
雖然廣州“接力貸”一日游被叫停,但更值得樓盤“喜大普奔”的關鍵信號是,對非豪宅盤而言,限價可上調6%,這回是真松綁了。
之前源指導寫了南沙橫瀝全島都在期盼獲批新預售證,上周末,橫瀝島馬上就有動作——全新項目深業頤澤府成功獲批預售證,且第一次拿證,備案價就達到3.7萬/㎡。
這個價格,對比橫瀝島曜玥灣執行的34967元/㎡限價,不多不少,正好上浮6%。
當然,除了限價放松,南沙還有一個最近風傳的瓜——限購政策會迎來松綁?在暖風勁吹的當下,值得小期待,但大利好還是謹慎觀望吧。
那么,如今限價率先放松,對誰才是最大利好?
一樣的政策,對不同區域、項目及產品,起到的作用可能完全不同。
例如,在人氣爆棚的天河,遲遲不開盤的天河X品,二期價格傳聞要去到8-10萬/㎡,包括琶洲南TOD等少數熱門項目,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作用下,即便漲價,開盤可能還要搶破頭。
多家機構也證實,今年以來,10萬+&千萬以上豪宅,表現依舊最為突出:
廣州中原報告顯示,3月天河匯景臺在開盤不足一個月內再次加推,首日去化近7成;華遠云和墅,3月初推出18套疊墅單位,當日即成交16套。
克而瑞數據則顯示,今年前3月,廣州2000萬+一手住宅成交數據多達86套。
毫無疑問,限價放松,不愁賣且能更易實現“溢價”的頭部產品,才是最大贏家。
對橫盤已久、行情低迷的區域而言,即便放松限價,關鍵還得看客戶錢包能否跟得上。
實際上,過去半年,廣州多數項目價格其實一直還在做“俯臥撐”。
即便在成交相對熱門的黃埔區,無論是科學城、還是老黃埔or廟頭板塊,你都能找出不少降價的案例。
更魔幻的是,一方面,你常常能刷到XX項目馬上要調價;
另一方面,你總能看到不少“工抵房”、特價單位在做促銷,甚至傳聞某暴雷房企,還將出售項目股權。
無論是不是噱頭,歸根結底,如此分裂的局面,說明項目缺的還不是價格,而是穩定的人氣與預期。
總的來說,就是熱門項目,賣什么價都得搶破頭;差一點的項目,放開賣也漲不動。
甚至是同一個樓盤,好朝向與差朝向,價格檔次就能拉開明顯差距。
例如,萬科城市之光南向產品早早清貨,北向小戶型卻還要降價促銷。
不過,也有項目人士分析,新的限價政策意味著,成交一套高單價戶型,為拉平備案價,往往要成交一套低單價戶型:“這樣樓盤內部價差會比較大,其實會更有利于剛需上車?!?/p>
這就要求項目要制定更合理、精準的定價策略了。
樓市從來都是“政策市”,在松綁預期下,我們看到了,行業基本面還未真正改善,樓市復蘇的“小陽春”率先出現在了地產股。
如此兩極分化的行情,不正是「K型復蘇」的真實寫照么。
但政策不是救命的稻草,往往也有不那么靈的時候,對開發商而言,無論是降預期、降業績甚至割肉求生,趁著有利好,抓緊跑量才是關鍵;
對“手??谕!钡膭傂瓒?,過冬更要量力而行,把“錢袋子”捂緊了,不見兔子不撒鷹。
畢竟買房,All in梭哈的時代已經過去。有些項目,可能曙光就在眼前;對更多項目而言,恐怕還得面臨殘酷的廝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