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是性格上狂怪,那多半在社會上會引人厭煩,不管是官場還是商業場上難成氣候;但一個人要是在藝術上狂怪,那多半會學有所成。從古至今的藝術界,無論是書法還是詩文繪畫,這些狂怪之人通常有著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且不為人所左右,所以往往成就非凡。
在中國書法史上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讓人敬佩萬分的奇才,他們雖在政治上作為不大,卻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現在就隨書畫君一起看看這些書法“狂怪”有哪些人吧!
01
王羲之
王羲之素有“骨鯁”之稱,雖出身名門望族,但卻對家門興旺興趣全無,其不善言辭,時人謂之“不類常流”。曾有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家擇婿,別人都精心裝扮,他卻“東床坦腹而食,獨若不聞”,十分狂怪。但王羲之的書法卻在中國書法史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人稱“書圣”,被世代名家、巨子,推崇備至。
▲東晉王羲之《蘭亭序》
02
張旭
“草圣”張旭,一個狂草界的巔峰人物,因性格狂怪,人稱“張顛”。其雖在政治上不得志,卻“致于書,軒轅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張旭,有一個特別嗜好,就是在每次寫字之前,一定要喝酒,并且要喝醉,每次喝的大醉后,便要提起筆寫字,如果手頭并沒有筆,他便以發入墨,盡情書寫,癲狂至極。
唐張旭《古詩四帖》片段
03
楊凝式
五代的楊凝式,生逢亂世,歷仕后梁、唐、晉、漢、周五代,多次因心疾而難以履職,授閑散官職。又因其性情狂傲縱誕,有“楊風子”之號。在書藝上矻矻追求。他的書法結體精妙,神韻高雅,風格獨特。黃庭堅贊曰“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闌”。
唐楊凝式行書《韭花帖》
04
米芾
縱觀上千年書史,說起狂妄,沒有一個人比得上米芾,其為人狂放自大,性格怪癖,人稱“米顛”。他懟天懟地,書圣王羲之的書法,在他看來是“惡札”,柳公權、顏真卿、智勇和尚也沒能逃過他的口誅筆伐。雖如此,但他在書法上的貢獻卻是不容小覷,他致力于取百家之長,走出一條含有自己特色的書法道路。
蘇軾評論“米”字”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真可謂學得了形似,學不得神似。
▲宋米芾行書《值雨帖》
05
懷素
懷素,史稱“草圣”,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形成唐代書法雙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懷素有“醉僧”之稱,一日九醉,每當飲至醉時,不論墻壁、衣服、抑或是器皿,他提筆便寫,實屬狂怪。但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千變萬化,法度具備,令人艷羨。
▲懷素《自敘帖》片段
06
宋徽宗
宋徽宗怪就怪在作為帝王,卻在政治軍事上無所作為。每日尋歡作樂,昏聵無能。但他卻在書畫藝術上十分癡迷,并在文學、書法、繪畫上取得了不凡成績。如果作為一個藝術家,宋徽宗或許會名垂千史,可惜他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其悲劇也就不可避免。
▲宋徽宗楷書《千字文》
07
楊維楨
元代的楊維楨性格狷直,因此仕途不暢,元末農民起義爆發,他隱跡江湖。楊維楨的書法可謂”丑書“,與元代的書壇領袖趙孟??的書風格格不入,人謂”點畫狼藉,有亂世風“。但楊維楨的書法標新立異,這正是書法家最為可貴的品質。
▲楊維楨書法
08
徐渭
他患過精神分裂癥,因殺妻入獄六年,一生坎坷,晚景凄涼。受王陽明心學的影響,主張”始于學,終于天成“,”天成者,非成于天也,出乎己而不由乎人也“。由于獨特的藝術價值理念,他在詩文、書畫、戲曲等方面取得了驚人成就。徐渭的書法氣勢磅礴,重神不重形,既是個性解放思想的宣泄,又是憂郁苦悶感情的抒發。
▲明徐渭行書七言聯
09
金農
作為“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閑號,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通常的軟毫為了聚墨、方便書寫,都是呈水滴狀,但是金農特地將毛筆的末端剪成一樣齊,如同刷漆一樣在紙上寫字。他在藝術風格的追求上十分大膽,他致力于”不要奴書與婢書“的藝術追求,求新求變,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清金農書法
10
鄧石如
鄧石如是真正的布衣書法家,他的狂怪表現在,身處京城卻不買權貴翁方綱的賬。作為清代篆隸書法的大師級人物,鄧石如為碑派書法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藝高人膽大,他的狂怪無可厚非。
▲鄧石如書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