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吳依 涵
編輯| 王 潘
4月12日下午,阿里云全球銷售總裁蔡英華在內部管理會上公布新的組織架構和策略方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云智能事業群中國區副總裁黃海清將接替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中國區總裁任庚的工作。
多位阿里云內部人士均告訴光子星球,此次調整顯得有些突然,阿里云并未下發全員郵件,也沒聽同事或領導說會有此次調整。
據公開資料,黃海清曾于2016年加入騰訊云,負責云計算業務拓展工作,曾在Dell、Compaq、IBM、Oracle等公司負責銷售和管理工作,在Oracle工作14年,曾任甲骨文上海分公司總經理。2018年,黃海清離開騰訊云出任德拓信息CEO。2021年,黃海清加入阿里云。
如今39歲的任庚出生于1983年,本科時學的是計算機與技術專業,2005年畢業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一位知情人士還向光子星球透露,任庚已經向公司提交了離職申請,但并不清楚是否已獲得公司批準。據悉,這并非任庚第一次請辭,去年他已經在內部申請過離職,但是最終并未離職成功。
一位阿里云內部人士分析,任庚請辭,或許與不久前阿里云引進新的高管有一定關系。今年3月,前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加盟阿里云,出任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M7 / P12)、阿里云全球銷售總裁,其級別比阿里云中國區總裁任庚(M6)更高。而任庚此前在華為也與蔡英華是上下級關系。
資料圖
本輪組織調整,是蔡英華到任后的重要動作。此次調整后,阿里云新的銷售體系基本成型,迅速進入作戰狀態。
“最初很多人覺得蔡英華過來應該是與任庚搭班子的,畢竟以前他們就是同事關系了。但是從這一次調整來看,實際情況可能正好相反,新華為人過來擠走了老華為人?!?/p>
一位阿里云內部人士告訴光子星球,任庚已在內部將自己請辭一事告知了自己的下屬,其下屬團隊的人都比較恐慌,擔心自己被擠走,甚至已經有人選擇跟隨任庚主動申請離職??紤]到今年大環境不好,市場上的選擇并不多,大家也已經在外面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
根據《天下網商》報道,阿里云此次公布的新的策略方向主要是:第一,追求高質量增長,持續優化銷售組織,形成“行業主建、區域主戰”的模式,提升客戶滿意度;第二,做強區域銷售生態及行業ISV(獨立軟件開發商)生態,向生態讓利。
自2021年以來,主流云計算廠商增速明顯放緩,到今年各家開始對于組織和人員進行調整,其中騰訊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更是騰訊兩大主要裁員事業群之一,百度ACG(智能云事業群組)也被傳出裁員消息,大家幾乎同一時間放慢了前進的步伐,不再大范圍擴張人員,行業似乎已經提前進入了“冬天”。
雖然國內云計算遭遇增長放緩的情況,但是出海仍然是阿里重視的方向之一。據《天下網商》報道,在昨天的戰略會上,管理層認為以技術出海的全球化業務是必須堅持且投入的,再加上近年來阿里云在海外收獲了高于國內市場數倍的增長,所以更加堅定了管理層對具備優勢的東南亞市場的投入。
延伸閱讀:
作 者丨楊清清
編 輯丨張偉賢
圖 源丨新華社
4月13日消息,圍繞阿里云人事大變動傳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阿里云方面求證,但暫無回應。
今日(4月13日)早間,新浪科技轉發雷鋒網報道稱,阿里云正在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阿里云中國區總裁任庚(M6)將離職,該職位由阿里云中國區副總裁黃海清接任,統管中國16個市場區域(其內部稱“戰區”)。
此外,消息人士稱,阿里集團副總裁、云智能銷售管理與生態發展部總經理郭繼軍(M6)已在走離職流程,生態+銷管體系暫時由蔡英華直接代管;阿里副總裁李飛飛等高管的麾下也有數名P9/P10中高層骨干在近期辭任。
密集變動傳聞下,阿里云正在走向哪里?
阿里云營收增幅放緩但仍穩居行業第一
今年3月,有消息稱,阿里云或將引入前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出任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M7/P12)。這也是阿里歷史上極少有的空降M7級高管的案例。
也有阿里云內部人士透露,消息傳出時,蔡英華已經入職阿里云。
資料顯示,蔡英華于2002年加入華為,先后就職于獨聯體片區、東歐地區部、中亞地區部、中國地區部等多個國家和區域。在加入阿里云之前,蔡英華曾擔任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
彼時有消息稱,蔡英華的加入,與同為華為出身的任庚有一定關聯,兩者早期是上下級關系;加入阿里后,兩人將共同落實阿里云最新的“區域與行業戰略”。不過一個月后,傳出的卻是任庚離職的消息。
據報道,蔡英華于上個月空降后,包含任庚在內的四名M6級核心業務高管向其匯報:國際業務總裁袁千、數字政府總裁許詩軍、新金融總裁劉偉光。
根據前述報道,任庚辭任后,后續其職位由黃海清接任。黃海清此前曾在戴爾、IBM、Oracle、騰訊云、德拓信息等公司任職。
據雷鋒網援引消息人士觀點稱,此次調整只是一個開始,隨著蔡英華和黃海清的內部地位不斷鞏固,不排除會有更多高管慕名加入,隨之會帶來一輪輪新的組織調整和業務重組。
在一名行業人士看來,在阿里巴巴新的財年到來時,出現人員的變動也屬于正常,但也與內部業務的調整有關。此前,阿里巴巴發布的2022財年三季度(即2021年四季度)業績報告顯示,阿里云在2022財年三季度收入增速降至20%,這也是阿里云公布業績數據以來的最低增速。
不過,其盈利狀況尚可。自2021財年第三季度首次實現盈利后,到2022財年第三季度,阿里云業務已經連續五個季度盈利,云業務實現穩定增長。從營收上來看,其仍然以724億元位居國內市場第一名。
組織架構后面的業務方向
人事變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阿里云未來會走向哪里。
2021年5月,阿里云宣布完成重大組織架構升級,包括設立18個行業部門、16個區域。其中,18個行業部門包括數字政府、金融、零售、電信、電力、醫療保障、制造、互聯網等。16個分公司也任命總經理,負責區域內的本地化運營。
而這一次,除了高層人事變動之外,阿里云組織架構被曝也在調整中。為強化泛政府行業線概念,將泛政府相關的6大行業線聚攏向許詩軍匯報,其他6大行業線和中長尾客戶直接劃分給蔡英華,以便實現區域和行業線的聯動,中長尾客戶團隊由潘立維作為第一負責人,從淺雪團隊調任而來。
阿里云的架構師團隊,將全部匯總整編,由智能通用行業解決方案總經理霍嘉統一帶隊,霍嘉本人則從向任庚匯報轉為向蔡英華匯報。
需要注意的是,組織架構調整之外,在12日召開的中國區管理會議上,黃海清亦強調了兩大重點:一是銷售重點放在高質量自主產品上,二是重視利潤。
“阿里云過去的業務主要是IaaS,也就是云計算的基礎服務,這類云計算服務單價較低,且多是資源型的,”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分析稱,“這一類型的云計算服務強調規模,所以阿里云通過低報價的模式,來首先占領市場?!?/p>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黃海清提出未來銷售重點放在自主產品上的意圖?!鞍⒗镌葡胍嵘芰?,不是通過基礎性云計算服務,而是通過高端的、獨有的云計算服務來提升產品銷售毛利率?!北P和林分析稱。
這也體現出當下云計算行業的發展趨勢。如果說前幾年云計算尤其公有云廠商尚在跑馬圈地,甚至不惜打出價格戰,而當前行業則更加側重于產品與技術能力,從基礎設施服務轉向整體解決方案,“云計算企業也正在從規模競爭轉向技術競爭?!北P和林認為。
事實上,當前阿里云通過體系內中臺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PaaS甚至SaaS業務能力,因此在盤和林看來,通過優化云服務結構,阿里云有望進一步實現盈利。
不過,阿里云也存在需求多元化的挑戰,這背后則在于云產品內核的技術支撐需求。“如何從走量到走質,如何從基礎服務到整體解決方案,是阿里云面臨的挑戰?!北P和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個人認為,除了中臺能力成為云臺能力之外,阿里云也需要進入到娛樂、游戲等多元化領域,通過打通阿里系內部的技術接口,讓人才流動起來?!?/p>
任庚實行強KPI,季度考核,末位淘汰,被認為行業內最嚴苛考核。但這種做法引起質疑,認為不是toB行業該有的周期。
文|趙艷秋
編|周路平
4月13日,據雷峰網報道,阿里云發生人事大變動,中國區總裁任庚(M6)將離職,由阿里云中國區副總裁黃海清接任,統管阿里云中國16個戰區(內部新提法)。數智前線通過業內人士核實,該消息屬實。
今年初,原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出任阿里集團任資深副總裁(M7/P12),任庚(M6)向其匯報。這次任庚辭任,阿里云也進行了部分部門的合并和調整。
數智前線獲悉,任庚離職在阿里云中國區早有傳聞。任庚同樣來自華為,曾在華為泰國、緬甸分公司分別任副總經理、總經理,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后,任跨境事業部總經理,直至2018年12月出任阿里云中國區總經理。
任庚到阿里云任職后,其風格與阿里云有較大差別,中國區也被員工戲稱為“阿里云華為中國區”。任庚實行強KPI,季度考核,末位淘汰,銷售員工淘汰率高,被認為行業內最嚴苛考核。但這種做法引起質疑,認為不是toB行業一個項目該有的周期。
任庚加入的時候,恰逢阿里云開始進行行業線的建制。在改制前,除了電銷和海外客戶等,其他客戶都屬于中國區。改制后,先是數字政府、金融、新零售三個行業線獨立出去,與中國區并列為四大事業部。
2021年4月,阿里云進一步進行架構調整,所有行業線,包括電信、電力、互聯網、交通、汽車、制造等從中國區獨立出去,中國區僅剩下省分公司。任庚的管理權限隨之縮小。
行業線獨立,也意味著行業核心客戶和大客戶離開中國區,中國區負責的客戶群主要集中在中腰部企業。
此次蔡英華空降后,阿里云又將行業線的管理做了調整。其中,泛政府相關的6大行業線,向負責數字政府的許詩軍匯報,其他6大行業線和中長尾客戶劃分給蔡英華,以便實現區域和行業線聯動。
有趣的是,在加入阿里云之前,許詩軍曾在太極任高級副總裁,太極是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由此,許詩軍與蔡英華早有交集。
這次調整后,阿里云的四名M6級核心業務高管向蔡英華匯報:分別為中國區總裁黃海清,國際業務總裁袁千,數字政府總裁許詩軍,新金融總裁劉偉光。
數智前線獲悉,黃海清職業履歷大部分在外企,有18年之久,曾在戴爾、IBM、甲骨文等企業就職。2016年出任騰訊云副總裁,2018年離開騰訊云后,曾加入其他IT企業。
一位阿里云人士對數智前線分析,阿里云變陣的當下,云公司面臨市場環境比前幾年更加嚴峻,頭部容易挖掘的客戶已經被挖得差不多了,要下沉到中腰部客戶,也進入最難啃骨頭的階段。這意味著不僅要了解中腰部客戶的場景,針對他們的需求做解決方案,還要規?;?,但客戶又會提出很多定制化的要求,“這不是賣云資源那么簡單”。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互聯網巨頭的云業務目標都定的不低。比如阿里云提出三年達到1000億元,而騰訊云的收入目標則是阿里云的一半。高層定下目標之后,留給一線銷售們的KPI必然指數級增長。
壓力之下,管理動作也由此變形,對員工重KPI,強淘汰情況不斷出現。數智前線獲悉,此前,阿里云中國區運營和銷售進行強綁定,架構師也要與銷售綁定,一起去打單。架構師服務于各個銷售小團隊,小團隊績效不合格,架構師也同樣不合格。
而在最新的調整中,阿里云的架構師團隊,將匯總整編,由智能通用行業解決方案總經理霍嘉帶隊,向蔡英華匯報。本次調整希望解決方案團隊可以更為獨立地判斷商機,并避開之前過度追求數字的模式。
另一個調整是,黃海清也提出了阿里云將銷售重點放在高質量自主產品上,重視利潤。無獨有偶,今年以來,騰訊云和百度云也提出了類似的戰略及打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