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1 日消息,根據聯合國一項名為“Seabed 2030”的倡議,目前人類已經繪制出了23.4% 的地球海底地圖,希望到 2030 年繪制 100% 的海底地圖。
據介紹,這一倡議是聯合國“The Ocean Decade”倡議的一部分,海底地圖的繪制主要依靠政府、公司和研究機構自愿提供的測深數據或海洋地形。研究人員表示,僅在過去一年,Seabed 2030 就增加了大約 380 萬平方英里(約 984 萬平方公里,大致相當于歐洲的面積)的測量數據,多數來自現有數據的開放,而非新的測繪。
研究人員稱,收集更多的測深數據將有助于人類進一步了解氣候變化和海洋保護工作。海底測繪還有助于檢測海嘯和其他自然災害。
IT之家了解到,Seabed 2030 正在收集的所有數據都將在 GEBCO(海洋總測深圖)全球網格上向公眾提供。在 Seabed 2030 之前,很少有直接測量的海底數據可供公眾使用。大多數測深測量是使用衛星高度計讀數估算的,可以非常粗略地了解海底表面的形狀。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全球尋找馬航 MH370 航班失事的努力會更好地了解更新、更精確的海底繪圖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