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三大航企大規模飛機采購,民航業復蘇在即?
7月1日晚間,國內最大的三家航空公司南方航空、中國國航、中國東航紛紛公告與空客簽訂購機協議,三家公司合計采購A320NEO系列飛機共292架,合計購置金額將達372.57億美元(約為人民幣2491億元)。三家航空公司普遍表示,本次飛機交易符合公司“十四五”規劃發展和市場需求,基于對于民航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公司需提前對機隊運力進行規劃和儲備,優化機隊結構和長期運力補充。
2020年初以來,航空運輸業市場需求迅速萎縮,整個行業深陷“寒冬”。而隨著疫情不斷反復蔓延,疊加國際原油價格高企,三大航企業績在2022年一季度進一步重挫,合計虧損超200億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航空運輸市場當前正在發生邊際好轉。6月以來,隨著復工復產,涉及交通出行等利好民航業的政策一一出臺,國家層面近期也對防疫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兼顧科學防疫與生產生活。有機構表示,預計2022年航空客運市場將逐步呈現趨勢性復蘇態勢。
三大航企合計購買近三百架飛機
7月1日晚,南方航空、中國國航、中國東航三大航企紛紛發布公告,已經與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簽署了飛機訂購協議。這三家中國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以及國航控股的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一共將從空客購買292架A320neo系列單通道客機,購置金額合計將達372.57億美元(約為人民幣2491億元)。
具體來看,南方航空將向空客公司購買96架A320NEO系列飛機,基本價格約為122.48億美元(約為人民幣818.94億元)。上述96架A320NEO系列飛機計劃于2024年至2027年分批交付公司,其中2024年交付30架,2025年交付40架,2026年交付19架,2027年交付7架。據了解,此次訂單為南航史上最大數量、最高金額的單筆訂單。
中國國航將向空客公司購買合計96架空客A320NEO系列飛機(本公司64架,深圳航空32架),基本價格合計約為122.13億美元(約為人民幣816.6億元)。在本次交易中,本公司擬購買的前述飛機計劃于2023至2027年分批交付;深圳航空擬購買的前述飛機計劃于2024至2026年分批交付。
中國東航將向空客公司購買100架A320NEO系列飛機,基本價格合計約為127.96億美元(約為人民幣855.58億元)。上述100架飛機計劃于2024年至2027年分批交付于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航空公司都表示,將通過業務營運、商業銀行貸款或其他融資方式為本次購買飛機提供資金。交易金額采用分期支付方式,預計不會對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和業務運營產生重大影響。
優化機隊結構和長期運力補充為主因
關于本次購買飛機的主要原因,三家航空公司普遍表示,本次飛機交易符合公司“十四五”規劃發展和市場需求,基于對于民航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公司需提前對機隊運力進行規劃和儲備,優化機隊結構和長期運力補充。
南方航空表示,本公司董事會認為,本次飛機交易符合本公司十四五規劃制定的機隊發展策略,經公司綜合評估,當前是飛機引進談判的有利窗口期,公司利用當前時機有利于爭取更佳購機條件,本次飛機交易有助于增強本公司市場競爭力;本次飛機交易的條款是公平合理的,符合本公司和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不考慮可能基于市場環境和機齡而對機隊作出的調整,以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可用噸公里(ATK)計算,本次購買96架A320NEO系列飛機將使本集團運力增長約13.0%。
中國國航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十四五”規劃發展和市場需求,有利于本公司及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優化機隊結構和長期運力補充。本次交易將擴大本集團機隊的運載能力,不考慮可能基于市場環境和機齡而對機隊做出的飛機退出等調整,以本集團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可用噸公里計算,本次交易將使本集團運力增長約10.4%。新飛機引進將集中在2024年以后,部分為滿足機隊老舊飛機退出的更新需求,實際凈增速度將維持在可控范圍內。本集團預計本次交易可使得本集團運營成本更具市場競爭力,同時有利于為乘客提供安全和舒適的高水準服務。
中國東航表示,基于對于民航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公司需提前對機隊運力進行規劃和儲備,而在本次引進飛機交付期間,公司部分存量窄體飛機因機齡較大以及租賃到期等原因將陸續退出,因此公司本次購買的100架飛機將部分起到對存量機型的置換更新作用。本次飛機引進后將主要投放至國內干線網絡市場,用于加密高收益航線,發展潛力市場,后續部分飛機還將用于執飛日韓、東南亞等周邊國際航線,有助于公司優化航線網絡、提升整體航線收入水平。
航空運輸業迎來底部布局機遇?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航空運輸業市場需求迅速萎縮,整個行業深陷“寒冬”。2020年和2021連續兩年,三大航企均出現逾百億規模的虧損。2021年,中國國航凈虧損達166.4億元,虧損較上年擴大15.48%;南方航空公司凈虧損121.03億元,虧損較上年擴大11.63%;中國東航公司凈虧損達122.14億元,虧損較上年擴大3.2%。
而隨著疫情不斷反復蔓延,疊加國際原油價格高企,三大航企業績在2022年一季度進一步重挫,合計虧損超200億元。其中,中國國航虧損90億元,同比下降43.37%;南方航空虧損44.96億元,同比下降12.23%;中國東航虧損77.6億元,同比下降103.94%。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航空運輸市場當前正在發生邊際好轉。6月以來,隨著復工復產,涉及交通出行等利好民航業的政策一一出臺,國家層面近期也對防疫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兼顧科學防疫與生產生活。6月29日,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為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支撐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便廣大用戶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
據民航局近日信息,6月24日至26日,全國民航單日航班量連續3日突破10000班,分別達到10609班、10083班、10198班;單日旅客運輸量分別達89.6萬人次、83萬人次、85.1萬人次。航空運輸市場恢復態勢持續向好。對此,民航局有關司局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3月以來,民航航班量持續下降。5月以來,隨著多輪民航紓困政策落地及國家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民航生產運行逐步恢復。據介紹,進入6月后,民航運輸生產恢復速度加快,單日航班量由月初的6489班增加至最高10609班,單日旅客運輸量由月初的44.5萬人次增加至最高89.6萬人次。特別是最近一周(6月20日至26日),日均航班量達到9860班,日均旅客運輸量達80.4萬人次。航空運輸市場復蘇態勢明顯,市場信心進一步提振。
銀河證券最新研報表示,截至目前,因全球范圍內,奧密克戎影響有所緩解,新冠特效藥取得階段性新進展,預計2022年航空客運市場將逐步呈現趨勢性復蘇態勢。一是2021年出行板塊依然是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民航和高鐵客運量至疫情前(2019年)的67%和71%,特別是國際航空客運僅為2019年的2%,三大航客座率均值為62%,遠低于疫情前得82%。二是新冠特效藥新進展持續增強全球各國邊境開放預期,2022年起出行板塊大概率迎來趨勢性復蘇態勢。近期,泰國、英國、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陸續宣布放開邊境,疊加新冠特效藥取得新進展,同時2022年北京冬奧會如期舉行,疫情防控經驗更為豐富,我國國際航線恢復預期逐步增強。三是我國國際航線恢復進程具有不確定性。目前我國國際航線客運量僅為疫情前得2%,基本形成底部,但復蘇進度要統籌考慮全球疫情恢復及我國防疫策略調整,我們預計,樂觀情景假設國際線恢復疫情前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四是短期關注國際線恢復預期增強帶來的航空行業系統機會,長期關注細分航空出行市場的龍頭。
航空業作為周期性行業,供需關系是業績的主導因素。國金證券分析稱:“未來兩年航司運力降速較為確定,隨著需求回暖,需求增速將明顯高于供給增速,疊加票價市場化效應的釋放,航司業績將大幅反彈?!?/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