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香港春拍即將舉槌,各大拍賣行正在密集籌備,迎接他們開年的第一場重要拍賣。在信心尚未完全恢復的當下,藝術市場如何走出陰霾找到支點?我們與富藝斯專家展開對話。
01
高價和超估價成交變少的原因
受去年大環境的影響,各行各業都受到經濟重創,藝術市場也難以幸免——最典型的表現是億元拍品的數量驟減,以及超估價范圍成交拍品數量的變少。
對此,富藝斯中國區資深顧問沈清是這樣看待:“過往市場存在很多投機熱潮,而當投機活動減少時,并不意味著買家對市場沒有信心?!?/strong>她解釋道,在經濟狀況好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出價者,推高拍品價格,使拍品超高估價拍出。而當市場慢下腳步時,真正的市場參與者才能浮現出來,并且他們能夠在估價范圍內買到心儀作品,是更好的購買時機。
富藝斯亞洲區主席暨拍賣官陳遵文(Jonathan Crockett)主持2022年富藝斯香港晚間拍賣,本場領銜拍品喬治·康多的《透明女性形象》,以3,655萬港元成交
她補充說,“出處重要、品質狀態最佳的藍籌藝術家作品,有時是50年或百年一遇,因此當市場上沒有出現那樣高質量的作品時,也可能導致高端價位較缺失?!蓖瑫r她指出,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當下,藏家能夠全面地了解拍品信息,預判合理估價?!?strong>因此有時估價過高的作品,反而不受青睞。而在經濟較不穩定的時期,藏家們在出價上也會比較謹慎?!?/p>
藝術品的儲值功能關注度上升。沈清提到,“在過去一年全球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不知什么是安全的避風港,而藝術和收藏品在這種不確定的時期,通常被證明是良好的財富儲存工具?!?/p>
據A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與中金財富聯合出品、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指導的《2022中國藝術財富白皮書》,有43%的“2022中國藝術財富調研”受訪者表示除了股票、債券等傳統投資類別以外,自己也會考慮將藝術品納入個人或家庭資產配置中。這一數字在2020年時為26%,可見中國高凈值人群對于藝術資產配置的認知愈發深刻。
02
對亞洲藝術市場長期走勢的預測
沈清表示,今年年初中國對外開放的政策,將會帶動藝術市場的“復蘇”氣氛,并且她對亞洲市場的長遠發展抱持樂觀態度。
事實上,2021年富藝斯就宣布了在香港設立全新總部的消息,并提到富藝斯在亞洲區的成長屢創新高峰。據其行政總裁史提芬·布魯克斯(Stephen Brooks)透露,“自疫情以來,亞洲區客戶在多個收藏門類的購買力均大幅上升,增長逾30%?!?/strong>
本周揭幕的富藝斯香港新總部的總面積逾5.2萬平方英尺、擁有從地面至五樓共六層空間。大規模的投入和蓄勢待發的姿態,彰顯這座國際拍賣行持續深耕亞洲市場的決心。
富藝斯亞洲新總部(Otto Ng攝, LAAB Architects)
在新總部投入使用后,富藝斯將改變以往春秋兩季拍賣的形式,變成一年至少四季的香港拍賣,而在沒有舉行拍賣的月份,也會有展售會或非盈利的展覽,計劃包括將于4月推出女性藝術家展,展出日本女藝術家草間彌生和鹽田千春的作品;5月的鐘表和珠寶的香港春拍;6月呈現美國藝術家布雷特·克勞福德(Brett Crawford)在亞洲的首展……
持續增長的購買力是亞洲市場被長期看好的主因。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亞洲區高級總監暨資深專家佟立華提到,亞洲地區的新藏家數量一直在增長中,并且千禧一代藏家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從富藝斯2022年全球統計數字來看,年總成交金額逾13億美元,其中亞洲客戶貢獻全球拍賣總成交額之34%,40%的亞洲買家即為千禧新世代。
富藝斯亞洲新總部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香港春拍預展
據日間拍賣主管暨專家蘇琬婷的觀察,收藏早已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或區域——世界正逐漸融合為一個地球村,藝術家的影響力也日漸全球化。就例如超當代藝術家作品在富藝斯香港拍場的成交價格,并不輸紐約和倫敦,有些超當代藝術家作品在香港拍場的表現反而更好。
亞洲藝術正在蓄力。蘇琬婷表示,疫情期間驟減的國際藝術展、畫廊開幕和大型展覽,令藏家花更多時間在本地藝術展和畫廊上,這使得許多當地的年輕藝術家在短時間內涌現出來。同時,她認為亞洲藏家也會慢慢將關注點轉移回歸到本地的藝術上,聚焦亞洲區藝術家。
03
對拍品征集、篩選能力的一次大考
亞洲買家對信息的取得相當快速,佟立華觀察到:在購藏時也會考慮許多相關因素,包括藝術家的國際市場、近期的展覽,是否有參加過重要的雙年展等。并且,他們會參考藝術家在一、二級市場中的價格和表現,以判斷拍賣估價的合理性。此外,他們也很關注題材是否能引起共鳴,同時許多藏家已建立了自己的收藏規劃,拍品能否符合他們現有的收藏主題和體系也很重要。
基于這些因素出發,富藝斯的策略是將征集估價合理又兼具收藏價值的作品作為本季重點,同時從市場和學術層面對藝術家及作品進行綜合評判。此外,富藝斯也會參考藝術家在社交媒體的討論度及“媒體聲量”,作為藝術家受歡迎程度的評判依據之一。佟立華告訴我們,在富藝斯內部有一個專門的數據平臺Articker,用于分析全球各地藝術家的網絡聲量及獲得媒體報道的數量等訊息。
富藝斯亞洲新總部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香港春拍預展
首次現身拍賣市場的經典之作
本季“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將于30日舉行,是亞洲新總部的首場拍賣。呈現多件重點拍品均為首次現身拍賣市場,包括奈良美智、草間彌生和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
此次將上拍的奈良美智《尋找寶藏》是藝術家極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1995年是奈良美智創作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年——除了其第一本繪畫作品集出版,在這一年奈良美智開始由Blum & Poe畫廊代理,并于日本東京著名的澡堂畫廊舉辦極具突破性的個展“很深很深的水坑(In the Deepest Puddle)”。正是這些重要性事件將奈良美智推至國際舞臺, 奠定了他在日本在世藝術家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奈良美智于這一年描繪身著金黃連衣裙女孩、搭配淺藍背景的畫作僅有4件,1件已被日本德島現代美術館納入永久館藏,另兩件從未現身拍賣市場。因此這件畫作彌足珍貴,富藝斯公開表示該作有望成為藝術家拍賣歷來最高價作品之一。
奈良美智《尋找寶藏》,1995年作
壓克力畫布
119.8 x 109.6厘米
估價待詢
另一件重要拍品是草間彌生的畫布作品《南瓜》,該作為藝術家在拍場上歷來估價最高的作品之一,曾由美國資深藏家鄧肯伉儷(Robert & Karen Duncan)珍藏23年,其后贈予愛荷華州的克拉琳達卡內基 (Clarinda Carnegie) 藝術博物館。
草間彌生《南瓜》,1995年作
壓克力 畫布
112.3 x 145.8厘米
估價:40,000,000-50,000,000港元
拍賣收益將撥捐美國愛荷華州的Clarinda Carnegie藝術博物館
年輕藝術家和女性藝術家的潛力
在中低價位拍品中,年輕藝術家和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仍是本季重點。
對許多藏家來說,購買中低價位的作品,常常也是對自己的膽識和眼光判斷的一種挑戰。據佟立華介紹,富藝斯篩選年輕藝術家作品有兩大考量維度:一是已有穩定的一級市場基礎,二是目前價格尚低。
“這類藝術家們正值創作的黃金年齡,作品供量有保障……相較于戰后及當代藝術,超當代藝術離藏家生活更近?!碧K琬婷補充道,“超當代藝術的走熱將會重新定義時代,使男性、女性藝術家及白人和有色人種藝術家之間擁有更大的平等。”
陳可《窗外》,2020年作
油彩 壓克力 石膏底料 畫布
180 x 250厘米
估價:2,000,000-4,000,000港元
佟立華認為女性藝術家作品依然是值得藏家收藏的一個切入點:二十世紀的藝術市場幾乎為男性主導,一直以來有非常多高質量的女性藝術家作品之前并沒有獲得重視。女性藝術家們以不同的視角和表現性描繪自己所見所想,將個人在身體上或是心理上的經歷化為個性鮮明的藝術創作?!?strong>近幾年女性藝術家市場起飛,但其實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佟立華說。
洛伊·霍洛韋爾(Loie Hollowell)
《尖峰輕柔地觸碰》,2018年作
油彩 壓克力 鋸末 高密度泡沫 麻布 裱于木板
121.9 x 91.4 x 8.9厘米
估價:5,000,000-7,000,000港元
*無特別注明,以上圖片均由富藝斯提供
編輯:吳雙
撰文、采訪:Tina Xu
版式設計:宋貝貝
審校: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