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墜機事故”最新報告公布,看完之后,內行、外行都蒙圈了!
就在不久前,官方發布了“東航墜機事故”最新的結果通報,這篇通報的字數還挺多,但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并沒有多少,通篇看下來,基本可以總結為六個字“沒查好、接著等”!
看到這個最新的調查結果,無論是內行還是外行的人都蒙圈了。大家要知道,在東航墜機事故發生后不久,兩個重要的黑匣子就已經被及時找到了,所以按理說,只要讀取這兩個黑匣子里面存儲的內容,墜機的真正原因必然能夠找到了。
因為這兩個黑匣子,一個記錄了飛行數據記錄器,記載了墜機前飛機的所有情況,如果真的是因為飛機故障導致悲劇的發生,那通過這個黑匣子,很快就能定位問題。而另一個黑匣子,記錄的是駕駛艙的語音記錄器,讀取之后,可以聽到墜機前機長、副機長等人的對話,那通過當時的錄音對話,我們也能很快定位導致墜機的真正原因。
說白了,這次東航墜機事故,跟十多年前發生的馬航MH370飛機失聯事件完全不同,當時的馬航,是連飛機都找不到,所以空難的原因,至今都找不到。但東航墜機事故不一樣,兩個重要的黑匣子已經被發現。
據說其中一個記錄飛行數據的黑匣子已經被送到美國,且成功破譯出來,數據表明,出事前飛機數據一切正常,并不存在故障問題。而另一個黑匣子,記錄著當時機艙的語音對話,目前還在國內,只要這個黑匣子的數據被讀取出來,那通過聽當時機組人員的對話,很輕松就能夠定位問題。但是結果呢?折騰了一年,這個黑匣子的一切內容,都沒有被讀取出來,這就很不應該了。
兩個重要的確定空難原因的黑匣子,都被找到了,但在空難一周年之際,我們等來的卻不是蓋棺定論的通告,而是“沒查好,接著等”的敷衍回應,看完這個結果,相信很多人也都跟我一樣,都沉默了。
但不管怎么說,還是希望官方盡快公布結果吧。因為航空問題,是公眾最關心的問題,及時探明真相,找出真正的原因,既是對當時墜機的死難者及其家屬一個交代,也是對公共安全的盡責。在人類航空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空難,這雖然是悲劇,但實事求是的說,每一次空難原因的調查結果,確確實實也推動了航天事業的發展。
比如1988年,當時阿羅哈航空243航班在7300米高空突然向地面發出預警,稱飛機出現故障,整個天靈蓋都幾乎被掀飛,機艙內嚴重失壓。好在,在飛行員的操作下,飛機成功著陸,傷亡人數也不大,整個飛機只有1名空乘人員因為沒有佩戴安全帶被卷出飛機,其他人都安全落地。
事后經過事故調查,最終確定是飛機制造工藝存在問題,飛機頂部之所以會被掀翻,是因為用于鉚釘和機身的加固樹脂黏性降低,鉚釘的壓力會增大,從而導致鉚釘周圍的金屬產生肉眼不可見的裂痕。
而這一次極小失的飛機事故,也帶動了整個人類航空事業的發展,當時的聯邦航空局花費了7年時間,研發出可以快速對機身進行掃描的“移動自動掃描儀”,可以及時發現機身上那些肉眼不可見的缺陷并進行修復,從源頭上解決了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裂痕導致飛機解體的問題。
還有1996年,環球212航班從肯尼迪機場起飛,僅12分鐘后,整個飛機突然離奇自燃起來,機上230人無一生還。后來經過對飛機殘骸的分析,研究人員最終確定導致飛機爆炸失火的原因,是飛機機翼旁的“空油箱”,但讓研究人員想不通的是,空油箱怎么會失火爆炸呢?
后來再經過進一步的研究,才確定爆炸失火的原因,是飛機在機場??繒r,空油箱受排氣系統加熱,油箱里殘存的汽油蒸發,油箱旁的帶電電線因為受熱產生火花,最終引爆了汽油蒸氣,導致空難發生。
這一次的空難后,人類發明了“惰化系統”。通俗來講就是運用過濾技術,將飛機油箱的空氣進行分離,將大分子的氧氣隔絕在油箱之外,只有小分子但不易燃的氮氣能夠進入油箱,從源頭消滅了油箱發生爆炸的可能性。
通過上面我提到的這兩個例子不難發現,每一次空難,都是一次悲劇,而每一次悲劇,也是人類對自我能力的一次審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