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中俄合作出手就是重磅級,俄軍用上北斗導航,障礙已經掃清了!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的報道,中俄兩國已經成立專門的委員會用于協調衛星導航領域的合作。這個委員會將由中俄航天領域高管擔任最高層,而這個委員會成立的目標,是保證“北斗”和“格洛納斯icon”兩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未來提高兼容性和導航服務的精度。
這也意味著中俄在全球太空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在2022年,中俄雙方已經簽署了時間標度和地面站互設的協議。這些協議將提高兩國在導航服務方面的精度和最終交付效率,最終將會使得“北斗”和“格洛納斯”系統更加精確和可靠。
相互對比來說,“北斗”和“格洛納斯”有各自的優點,這次合作實現強強聯合:
“格洛納斯”導航系統使用了“頻分多址”技術,使其在抗干擾能力上優于北斗一代。這是在應對目前普遍針對GPS類導航信號進行差分干擾的一個重要途徑。
另外,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的單次發射成本較低,一般采用“一箭三星”的方式進行發射。不過隨著中國“上面級”技術的成熟,中方也可以實現一次多顆“北斗”衛星入軌的技術。
并且,“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的軌道周期要比北斗短1個小時,有利于提高覆蓋率。但這是在原有衛星數量上,在中國“北斗”第三階段任務完成后,至少有38顆北斗三號系列衛星投入使用。使得我們的覆蓋率已經遠遠超過的“格羅納斯”系統。
當然,中國“北斗”導航系統還有自己優點,首先就是“殺手锏”短報文通訊功能-不僅可以讓用戶收到導航信號,還可以收發短訊,通訊成本遠低于常用的衛星電話,而且還提高了通訊的安全性。
第二就是,北斗的定位精度在單純依靠星座導航時,達到了2米級,而如果配合地面站,可以達到分米級,“格羅納斯”目前的星座定位進度還處于100米級范圍。
第三是中國“北斗”導航icon的在軌壽命更長,最長可達8-10年,而俄羅斯的“格羅納斯”的在軌壽命普遍在3-5年,甚至還有1年就被迫夭折的。
由此可見,雙方的合作中,俄羅斯方面獲益顯然是更明顯的。盡管雙方的合作對于提高導航定位系統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有幫助,同時還解決了了單一信號抗干擾能力弱和容錯性差的弊端。這對于中俄太空和產業鏈icon發展,有著更大幫助。也為全世界和平利用太空開創了新的范本。
此外,俄羅斯方面還將從這次合作中收獲更多的益處,在引入“北斗”和“格羅納斯”全球導航雙系統的定位模塊,安裝到軍用設備上,將會極大的提高俄軍現有武器裝備的導航精度,而且,使用的都是共享而非軍用級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