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為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各地教育部門先后出臺中考政策,把藝術、體育等科目納入考試。然而,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周鋒發現,由于傳統觀念對教育的桎梏、教育的功利化傾向依然嚴重,本應有利于提升新時代全民素養的舉措,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
將體育納入中考,全國各地已基本形成共識。有的地區將體育分值提升至100分,以提高學校和家長對體育的重視程度。體育中考考什么、如何考,各地已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相較而言,美育進中考還沒有在全國大面積推開。
受“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逐漸被邊緣化。對照體育入中考取得的效果,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可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對美育的重視,開好相關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但是,審美教育是體驗式教育,也是技能教育,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既需要學校開足、開好課程,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和考試部門在“考什么”和“怎樣考”上動腦筋。若操作不當,就會引發新的不公平。
“兩基”驗收后,全國各地基本解決了孩子“有學上”的問題,但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又擺上了日程,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在教育資源配置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就美育來說,有些城市學校已配備了高標準的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等,音美器材應有盡有,教師數量充足;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學校則面臨著校舍緊張、器材匱乏、師資短缺難題,如果不解決這些現實問題,倉促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對這些地區的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
目前,師資不足成為制約美育教學的掣肘之一。對此,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并非要求2022年全部鋪開中考藝術考試,也不要求具體分值。2022年的重要目標是,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資源配備不斷優化,評價體系逐步建立,管理機制更加完善。她還表示,2022年的目標就是讓各地配足藝術教師。
解決了硬件和師資問題,“考什么”和“怎樣考”就成了下一個問題。對此,周鋒建議:遵循藝術、體育自身的教育與評價規律,加強藝術和體育考試內容、方式、評價辦法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與政策設計,讓考試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藝術、體育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為學生的常態化學習提供正確引導。
2021年,江蘇淮安教育局率先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音樂、美術各以滿分5分計入中考總分,考核內容主要是基本知識和基本素養,難度不大,學生在計算機上考試,通過提前設計好的計算機程序考核打分,學生的平均分都在9分左右。
只考查基本知識和基本素養,由計算機程序打分,這種考試方式看似公平,實則值得商榷。音樂、美術作為實施美育的課程載體,既需要教師結合學科特點和課程標準系統教授美育知識,又要訓練學生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能力,這樣的考核方式無法考查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容易使藝術教育陷入應試的誤區。
音樂考核除了要考查基本的樂理知識,最好讓學生彈一彈、唱一唱;美術考核在考查必要的美術知識的同時,最好讓學生現場描一描、畫一畫。當然,在此過程中,還要考慮如何評價等問題。
在“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問題上,還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處理好普及和提高的關系。有的家長擔心“沒有藝術天賦的孩子怎么辦”,我們同樣要擔心“有藝術天賦的孩子怎么辦”。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既要照顧“大多數”,又要兼顧有藝術特長的拔尖少數。在開好音樂、美術課的基礎上,學??赏ㄟ^組建興趣小組、舉辦比賽等方式,為各類藝術人才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