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供應鏈原材料受疫情的影響,緊缺的問題還沒有改善, 手機行業可以看成一個賽道,也可以衍生出多條賽道,每條賽道其實都有著自己的規則,怎么卷,如何卷,因賽道而異。就現階段的手機市場來說,除前面提到的高度同質化的中端機,競爭最激烈的就要數高端旗艦機產線了。在華為屢受制裁后,讓出的高端市場份額成為了眾多品牌"爭奪"的焦點,而高端機市場中最熱門的折疊屏手機,就這樣卷起來了。 盡管折疊屏概念算不上年輕了,但直到現在,折疊屏手機給大部分用戶帶來的直觀感知依舊是「中看不中用」,其中最大的原因無非兩點:1、折痕明顯影響體驗。2、內屏應用適配差。 至于不夠便攜,設計臃腫,我認為本質上其實是可以與其大屏視覺帶來的影音娛樂與生產效率提升相抵,并非致命痛點,至少如果你在考慮購入一款折疊屏手機,那么一定是已經優先接受這些外在問題了。 而回到問題本身,折痕與應用適配這個問題究竟能不能解決呢?或者說,目前是否有一款手機能夠解決這兩大痛點呢? 首先亮出答案,很遺憾,現階段來說,沒有任何一款手機能夠完美解決這兩大問題。但沒法完美解決,并不意味著折疊屏手機就注定雞肋。事實上,目前新一代的折疊屏手機,已經完全可以擔負起主力機的重任了。 自2006年,Polymer Vision展示折疊式智能手機概念開始,折疊屏手機的演變可以看作一部轉軸鉸鏈進化史。 從粗糙的外置物理轉軸、到依托柔性屏的內置物理轉軸,再到如今轉軸鉸鏈的百花齊放。折疊屏手機可以說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進化。 此前媒體圈都在因OPPO水滴鉸鏈帶來的折痕表現而狂歡,而我也曾以為那便是折疊屏手機折痕表現的極限,沒想到,最近卻又被vivo X Fold的航天級浮翼式鉸鏈刷新了認知。那么新一代的折疊屏手機,究竟在消除折痕上,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呢? 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還是要清楚折痕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折疊產品展開時,屏幕中間常常會帶有一段不平整的向下凹陷。這主要是源于兩點: 那么新一代的鉸鏈方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vivo X Fold在航天級浮翼式鉸鏈的中央,采用了一條一體式鋯合金龍骨,作為整條鉸鏈的“骨架”,為鉸鏈提供支撐。在龍骨之上,有一條一體式鋯合金浮動中板,仿造鳥翼的生物特征,隨手機的運動而運動。 這樣在手機打開時,浮動中板就會上升,將屏幕中央折痕輕輕托起,屏幕自然可以更加平整。 而手機合起時,浮動中板下降,也能夠為屏幕彎折提供充分空間,保護屏幕,提升手機耐用度。 不過事實上,鉸鏈問題的單方面改善,還不足以讓折痕明顯消失,另一個決定折痕效果的因素,就是外層屏幕。通常來說,外層屏幕有CPI薄膜與UTG玻璃這兩個選擇,此前量產技術較為成熟,同時也是很多折疊屏手機首選的外層屏幕就是CPI薄膜。 CPI薄膜有著不錯的可彎曲性,量產技術更成熟也就意味著制造成本較低,但相對而言透光率較小,觸感和耐用性較為一般。 而UTG玻璃同樣有著不錯的可彎曲性,不同的是,還有著足夠的韌性,反復折疊不易產生折痕,且透光性更出色,顯示效果更好,觸感也優于CPI薄膜。當然,UTG玻璃的缺點也很突出,那就是技術難度大、良率低、成本高。 盡管CPI薄膜看起來更符合商用環境,但想要提升體驗,UTG玻璃的應用是勢在必行的,也只有在UTG玻璃的配合下,航天級浮翼式鉸鏈才能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本次vivo X Fold內屏就采用了UTG超韌玻璃,具有獨特的交錯式結構,能夠在高透光性能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屏幕折疊時的抗壓能力,從而可以允許更小的彎折半徑,提升屏幕的耐用程度。同時,UTG玻璃回彈快,鉸鏈兩側與屏幕相接的門板位置上頂起的“鼓包”消失速度也會更快。 而號稱經過萊茵三十萬次折疊無憂認證,在折疊30萬次后折痕依舊控制得極好的vivo X Fold,其UTG玻璃本身而言,其實是能夠在常溫下彎折100萬次,低溫(-20 ℃)可彎折20萬次的,這意味著每日彎折100次,也能夠正常使用約五年的時間。 而在全面采用新技術后,vivo X Fold內屏的折痕就能完全消失了嗎?其實這個問題前面我已經回答過了,并不能,事實上,相比以往的折疊屏手機來說,vivo X Fold單從折痕來看,痕跡還會更大一些。 那為什么又說表現更好呢?很好理解,對于一款手機屏幕來說,我們使用它,首先要關注的一定是它的顯示效果,而不會專注于它本體的形狀。 盡管側面看去,航天級浮翼式鉸鏈帶來了更大的彎折面積,但當你正面使用時,會發現vivo似乎刻意調校了光學角度,肉眼看來完全無法發現任何折痕的存在。而相信沒有人會側面觀看手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vivo X Fold已經成功讓折痕完全消失了。 從實際的體驗來看,無論是淺色背景還是深色背景,折痕中線都無法對視覺造成任何影響,使用折疊屏手機,再也不需要用戶主動進行適應了。 當供應鏈技術還未成熟,無法完全杜絕折痕的情況下,我認為這樣的取舍是理性且正確的,正如各品牌手機廠商在全面屏的探索中,帶來了視覺無邊框、升降鏡頭等頗具創意的設計一樣,這樣的設計對于技術進步與創新是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的。 至少就折疊屏手機而言,影響用戶購買因素的最大阻力已經肅清,至于應用適配問題,事實上目前常見應用基本已經適配完成,更多的應用在眾多品牌入局折疊屏市場的帶動下,應該也會很快完成適配,正如很多分析師所說,2022年,折疊屏的春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