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網易科技《態℃》欄目組
作者 | 噗少俠
2022年3月3日,網易科技頻道年度策劃“2022,請回答”大咖線上對話欄目第五期《2022,該不該為數字藏品買單?》正式開啟。視頻號直播現場,洛可可創始人、潮宇宙藝術家賈偉,網易區塊鏈事業部總經理顧費勇、紅洞科技創始人兼CEO張貝龍,加密藝術家、作者畫廊藝術家馬晟哲四位大咖先后登場??Х瓶萍紕撌既耸瘝?、網易科技主編寧琦同步連麥主持。
直播現場,顧費勇指出當下的數字藏品的市場競爭并不是一片紅海,也不是全民競賽。數字藏品作為網易星球區塊鏈業務組成部分,星球區塊鏈始終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促進整體生態打造,而非以平臺破局。
面對當下數字藏品依托的眾多聯盟鏈,顧費勇認為,未來各大平臺實現跨鏈的可能性很大。當下的聯盟鏈,正如以前的Internet,互聯互通將會是未來的大趨勢,總歸會有打通的一天。以用戶為中心做數字收藏,帶給用門更好的一種體驗,跨鏈的場景不會只僅限于網易、螞蟻等等場景。對此,網易始終是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但就當下而言,因為需求場景的不足,各大平臺實現跨鏈還需要時間。
談及數字藏品與企業品牌的鏈接話題,顧費勇指出數字藏品是一種工具,是一種運營的營銷手段。如何運用數字藏品與用戶鏈接、這樣更好地吸納用戶,是企業面對數字藏品的熱潮時,運用好數字藏品這把“刀”的關鍵。此外,就數字藏品品牌團隊的整體搭建、品牌運營、以及設計層面,顧費勇提出年輕化是行業的趨勢所在。
以下為網易科技《2022請回答》第五期《2022,該不該為數字藏品買單?》直播連麥顧費勇對話部分內容:
石嵐:網易是中國最早入場布局區塊鏈的互聯網大廠,最近幾年網易星球區塊鏈做了區塊鏈的版權、憑證、數字藏品、分布式數字身份等很多應用,發展得非常迅速。您作為網易區塊鏈的總經理,您覺得區塊鏈技術對數字藏品意味著什么,數字藏品在網易區塊鏈的布局中扮演著什么角色?
顧費勇:區塊鏈確權,或者換個角度來說,區塊鏈技術、數字藏品或者整個數字藝術它都很難蓬勃地發展起來,它缺少一個能讓它成為有價值的資產的基石。數字藏品這塊業務我們這么看的。我們說數字藝術差一塊基石,在現代藝術的一個起步階段,所以我們也非常希望在這里做一些布局,希望能做出很好的一些內容和玩法,也是為了下一步更好和元宇宙實現對接。
寧琦:很多公司都在介入數字藏品,不只是咱們網易,可能還有阿里、騰訊、京東他們可能都在布局。那么,網易在數字藏品這場全民競賽中,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我們的核心優勢在哪?
顧費勇:我們還是主要做內容而不是做平臺。如果數字藏品真是全民競賽,40多家都在里面,我們是絕對不會進去的。這恰恰說明這個市場肯定是有限的。我覺得這種事沒什么可做的。要么就是說商業模式很成熟,就是一片紅海,大家撕殺。商業模式如果不成熟,大家都在里面就是內卷了,意義不大。我從頭到尾是一直反對做平臺這個事,我也從來沒說過網易星球的數字藏品是在做一個平臺。今天主題是做數字藏品,其實我們從產品的邏輯來分析,所有的數字藏品就是兩類,一類是藝術,一類是數字周邊。就是說,能不能在數字藏品這個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我們希望是更好做一個內容布局的方式。我們希望創造更好的一個內容,我們網易的數字藏品,其實我看到很多的品牌都是以電商的邏輯在做數字藏品。不能說這個不對,但是我覺得現在并不適合現在這個市場,因為電商邏輯,一般都是用于需求供需平衡,在供需平衡的基礎上去減少信息差,一般是這么來做的。但是剛才也提到了,這是一個非常新的市場,非常新的一批用戶,非常新的一些創作者,在這個市場上,供需是不可能平衡的,所以我們也不認為電商的邏輯做數字藏品市場,現在階段是不合適的。我們更希望做出更好的內容布局。剛說到數字藝術和數字周邊兩塊,我們和對方共同建設一種更好的數字藏品的玩法,真正做出一些收藏來,包括和藏家一起,這是我們現在想做的事情。
石嵐:網易做內容一直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大家有這么一句話說,網易出品必屬精品。我們很期待您在數字藏品這個領域能給我們做出更多數字藏品的精品。有一個問題,我們的觀眾朋友們都非常關注:您剛才講到數字藏品是用來做虛擬資產確權的,確權的價值就是在于資產的所有權是歸屬于誰,非常重要。元宇宙有了確權這個功能,才能建設元宇宙這個虛擬世界的一個經濟系統。那么,當下這個數字藏品的確權到底是怎么界定的,能不能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跟我們來解釋一下?如果未來數字藏品這個資產所屬權它發生變化了,會多少程度來影響當下的數字藏品市場?
顧費勇:現在的確權其實大家都是以聯盟鏈的一個形式,通過區塊鏈的技術,有不可篡改性。這個不可篡改是你要整改的成本比較高,篡改必留痕。像我們網易的聯盟鏈也是有很多這樣的節點加入,你想篡改,你要改很多數據,這個事你想不留痕跡是難度比較大。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確保資產的所有權,這個是可以的。但是我還是覺得,現在還是行業早期,大家都知道,里面其實用了一個叫NFT的技術。我是做技術出身的,對這塊整體的技術邏輯來講,它首先是一個ID,再是這樣一個內容,接下來是一個權益。這個權益現在我覺得大家還做得不夠完善。網易我們現在做的一個區塊鏈的版權類系統,版權是很大,一個作品的一個使用權,轉讓權,收益權,其實都是版權。我們也很希望把NFT和版權做一個很好的結合。大家不僅僅是交易的圖片以及技術的確權,更希望把它上升到一個被法律認可的授權的一種所有權,讓大家的共識更加完善一點。
因為現有的共識模式,它誕生于加固權。大家都是認的。但是現在中國,大家都說中國其實沒有這個產品。在這個情況下,這種共識單純僅僅是技術共識,而不是商品,我們現在正在努力嘗試把它共識的,除了技術共識之外,還希望加入法律的共識,讓它能夠做得更完善。
寧琦:評論區的一位網友提問:未來的聯盟鏈會不會支持跨鏈?
顧費勇:我覺得跨鏈的這個可能性有很大。因為現在跨鏈,我實話說,跨鏈沒有足夠的需求場景。但是我相信未來一定會出現。像我們網易也在做元宇宙場景。我們網易有瑤臺,包括我們自己星球也在建數字藏品館,就是說能夠把數字藏品很好做出一個收藏感。但是,數字藏品在網易的區塊鏈上發或者是在其他的鏈上發,本質來說不同的鏈上不會有特別大的區別,這個都是歸屬于數字資產。理論上都是可以去放在區塊鏈上的。一種就是說不同聯盟鏈上實行跨鏈,還有一種就是還得支持多鏈,幾種做法都有。其實現在的聯盟鏈,我覺得有點像以前的Internet,將來的互聯互通、元宇宙有可能變成Internet,是這么一個概念。我覺得總歸還是會有打通的那一天,這樣場景不會只僅限于網易、螞蟻等等場景,更多是以用戶為中心做數字收藏,更好的一種體驗。
石嵐:其實作為用戶的角度,肯定希望我在不同的市場和品牌買到的數字藏品,或者領到的數字藏品是可以打通的。我可以把我的數字資產挪來挪去,我買了一件元宇宙的衣服,我今天穿到演唱會去,明天另外一個鏈上的什么活動,我也想穿。所以對于一個用戶來說,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打通的。
顧費勇:對,我們網易始終是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對元宇宙來說必須保持一個開放性,按封閉式的方式來做,我覺得早晚會被時代淘汰。
寧琦:除了元宇宙虛擬世界的經濟系統之外,數字藏品它是否有其他的附加價值,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會不會帶來一些額外的價值?尤其是對于品牌建設這一塊來說,他會不會通過這個來增強自身的品牌力?
顧費勇:作為一個產品人來說,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數字藏品是一種工具,是一種運營的營銷手段,就是說你打仗用把刀。但關鍵是,企業怎么來用這把刀?為什么現在大家極度依賴于NFT,依賴于數字藏品,這說明企業的內功還不足夠?,F在誰事先能用好這個工具,這個也是需要整個行業各種參與者一起告訴大家這些數字藏品怎么來用,怎么和用戶做連接,怎么樣更好讓用戶能接受這個市場的用戶。從國外來看,像阿迪、LV都發了很多數字藏品,其實和國內的數字藏品本身的邏輯是比較像。
我舉阿迪為例。阿迪數字藏品做得非常時尚化,在整個數字藏品這個世界,它的藝術氛圍會更加跟原有的不太一樣。這里面有一個設計師藝術家的區別。這里面是一種,我覺得可以做出一種新的奢侈理念。像阿迪的品牌本身比較大,但是它的數字藏品還是要跟頭部的品牌做聯動。去做更好的設計,讓更多年輕人去接受這種新的設計,新的品牌被認可。我覺得品牌要去做數字藏品,不要僅僅眼睛只著眼于工具,更多是說你用了數字藏品之后,接觸的是客戶,新的一些不同的客戶,不同品位,喜歡不同喜好的一種新的客戶,和你原有的客戶群體是不同的。你如何能更好用這種新的工具,新的技術來服務新的客戶,這個客戶大概率都是年輕人,可能比較追求一些時尚,酷的東西,有可能做出讓他們更滿意的產品,我覺得這個是品牌建設更加要去關注的一個點。
石嵐:我這里看到評論區有很多朋友在問網易星球會向什么方向發展,您能不能透露一下?
顧費勇:網易星球我們未來是希望往元宇宙的方向去發展,包括現在在做數字身份,NFT,都是現在元宇宙的入口和應用層面做一些拓展。也非常感謝網易星球的用戶長期以來的支持。后面還是會有新的不同的,我現在肯定還不能說新的產品,還不完善,但是我們還在不斷地往前走,去做元宇宙的探索,但是我們一定會做對用戶有價值的產品這樣一條思路去做,不會單純搞一些沒有意義的炒作,這個是我們秉持的一個價值觀。
寧琦:網友追問,做內容和做平臺到底有什么區別?
顧費勇:做平臺就相當于我搭個賣場,聯系買家和賣家,買家上門送貨,賣家來買貨,我就收租——是這么一個模式?,F在的平臺,包括像淘寶這個大平臺也是這樣。做內容是說供需平衡的邏輯不一樣。在一個供需不平衡的市場上,更多是做好的內容。做內容的就好像邏輯思維,羅胖的《得到》,他就是做內容的,他所有的主營的邏輯就是他核心,也不是平臺起家?,F在大家雖然認為他是一個知識付費平臺,但是他核心還是在做內容,以做更好的內容來吸引客戶。這個時代我覺得還是內容為王,你有好的內容,更加獲得用戶信賴,平臺的這個邏輯也是受國家的反壟斷打擊,我覺得也不好走。網易本身也是做內容為主。
石嵐:謝謝。其實我自己是一個數字藏品領域的創業者和從業者,尤其是跟品牌的合作。在中國的市場上,我們覺得數字藏品更多的應用場景,最好是跟實體經濟去結合。數字藏品跟品牌的連接,能不能請顧總跟我們分享一下?
顧費勇:我們最近和很多的品牌,包括嚴選那塊,包括我們的工作室做了很多的品牌連接。數字藏品非?;?,但是該怎么用都不知道,包括該怎么設計,怎么樣服務好用戶。其實我們現在真的還蠻累的,也蠻重的。另外就是了解用戶怎么使用場景,幫助做協調設計,以及做運營來確保市場的活動,達到一個很好的預期效果。同時我們也比較開放,不會只在品牌方在我們品牌用,更多完全也可以在他自己各自的線下渠道,線下展會。我覺得數字藏品更好的還是對這個品牌的認知的用戶,而不僅僅是說在一個集中式的平臺。集中式的平臺上面的人都不知道那個品牌,或者說對你這個品牌沒有認知度,這樣其實是很難做到品牌化。像我們商鞅工作室他們做冰雪奇緣,做出來的數字藏品會在冰雪奇緣的線下發放,跟他的活動做聯動。和他工作品牌的運營節奏配合在一起,這樣我覺得能夠真正發揮的是商品價值。
寧琦:數字藏品的品牌建設方案,到底應該怎么落地,怎么規劃組成?有沒有比較好的,整套的方案給我們大家分享。
顧費勇:我們是有一套,SOP的標準化的運營流程,先從需求收集,品牌的元素收集,來協同設計,運營方案,用戶的調研,再做線上化,線上線下的設計,設計流程測試等一套流程,來完成整套最后的復盤各數據分析,完成一整套品牌的市場標準化的運作。
石嵐:我們咖菲科技在中國數字藏品領域跟品牌合作也比較多,發現非常有意思的共同規律:就是所有的品牌,不管他是賣幾塊錢的餅干,還是賣上百萬的跑車,有一個共通的特點是都非常想吸引年輕人,尤其是我們被稱為Z時代的這些年輕人。我也想請教一下顧總,您覺得品牌在做數字藏品,想吸引年輕人有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點,或者您有沒有什么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
顧費勇:我首先建議做這個事情,比如說景德鎮。景德鎮是一個非常歷史悠久的地域,景德鎮這邊的縣長和博物館的館長在聊,他們也是非常希望能夠把他們的品牌,雖然它雖然很有名,但是很多年輕人不一定能理解和接受,所以在這里面要創新。但是創新怎么創?我們了解下來,首先第一點,你讓一個50、60歲的老人家做一個年輕的方案,這是不容易的。
我們現在團隊,傾向于找相對來說不是很年輕,20、30歲的年輕人,達成一個一致性的理解。年輕人的一些用詞,理解,這個事情我覺得很難改變,首先我覺得還是真的要做這個事情,需要一個獨立的團隊,首先這個團隊要更加年輕,我們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來操刀做運營的,很多都是非常年輕的,剛剛畢業的或者是大學生,他們更加理解年輕人要做什么,更加知道年輕人的時尚元素是什么,我覺得這點要從團隊上下功夫,讓團隊要優化,了解年輕人的喜好,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比如說領導的喜好一巴掌拍死這樣是不行的。但是這個設計感要更加要契合年輕人,符合年輕人的范兒,有年輕人范兒的設計才能得到用戶的認同。包括跟一些時尚的元素去做一些聯結聯動都是比較好的選擇。比如說谷愛凌比較火,年輕人比較喜歡等等。要把團隊、品牌、設計不斷地做得年輕化。
寧琦:剛剛咱們提到品牌建設,品牌的打造到底是依賴于一個比較成熟的數字場景的IP,還是依賴于一個更為成熟的數字藏品的平臺?
顧費勇:這個東西,你首先要理解品牌的本質是什么。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品牌是叭啦叭啦說一大堆,我是元宇宙時尚品牌,時尚的引領者,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品牌的定位不是你叭啦叭啦是什么東西,而是你在用戶心中是個什么東西。有一些品牌,像拼多多大家都知道,上面能買到便宜的東西,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不用說了,我就是便宜就行了,像微信就是聊天,微信是熟人聊天,就是我跟朋友去聊天的。QQ最近又復活了,為什么QQ復活?有的時候也要去深度理解一下,就是不希望被爸媽所關注到他的朋友圈。包括品牌,不是你覺得是什么,而是說你的用戶覺得是什么。
這是用戶心理之錨。平臺這個事,我覺得是不太重要的,要么是這個平臺有很高的調性,比如說暴雪人出品必屬精品,這是在用戶心中的一個錨定,暴雪的游戲都是好游戲,暴雪這樣的平臺去經營它,保證每一個游戲都好,那也是一種平臺的建設。還有一種就是你自己的品牌,但是現在來說,我覺得很難有這樣的平臺出來,這條路我不太覺得能走得通,現在的平臺能夠有一個一以而終的調性去做,得要像藝術館那樣去經營才行,我要保持住自己的調性、品格、逼格。還有就是一個品牌要不斷去打磨,包括去調整你的設計,讓年輕人更加接受和玩在一起,讓他知道你在他的心目中是什么。
石嵐:在海外的NFT品牌也有不同的定位,如果一個品牌要想打造品牌的調性,必須在運營上花很大的功夫。那對于每一個品牌來說,為什么我們覺得數字藏品是一個好的工具?就是因為它本身是代表了一種前沿、時尚、科技、環保,和現在熱門的這些概念,不管是元宇宙、碳中和,或者是新消費的場景也都連接在一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確實覺得數字藏品會幫助品牌成為他們工具庫或者武器庫里的一種新工具和新武器。
顧費勇:沒錯。技術就是一種新的工具,AR、VR其實一樣的,就是看你怎么用好它,你跟新的用戶、年輕人用戶群體來去做連接,刀用的好不好還是看內功的。